<code id="oewc0"></code>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center id="oewc0"><wbr id="oewc0"></wbr></center>
<optgroup id="oewc0"><wbr id="oewc0"></wbr></optgroup>

2020中國山西云竹湖國際裝置雕塑創作季藝術家征集令

發布時間:2020-07-08      截稿時間:2020-07-10      閱讀量:8515次     
  一、活動背景及概述
  竹湖系海河流域南運河水系、濁漳河支流,湖面廣闊,邊緣蜿蜒曲折,大小溝壑水面四面延伸、形態豐富多姿、獨具特色。地處晉中榆社的云竹湖旅游度假區系以云竹湖的綠水青山自然環境為特色的集旅游觀光、度假療養、會議培訓、娛樂休閑及文體運動、綠色產業為一體,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旅游基地。
  云竹湖旅游度假區以馳名中外的晉商文化、大院文化、古城文化為依托,把晉中的人文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與山西不可多得的云竹湖山水自然文化融為一體,最充分地發揮晉中旅游資源的綜合優勢,形成立足晉中太原、面向河北、京、津乃至全國的晉中旅游圈中的一個旅游基地。
  山西·云竹湖藝術家駐留計劃將陸續征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藝術家,在云竹湖廣袤而豐富的自然環境中體驗生活與運動的樂趣,通過與環境、文化、人文的交互,多類型藝術形式展開藝術跨界駐留創作,以云竹湖的湖泊、樹木、土林、濕地作為藝術發生的場域,重新探討藝術與空間的關系,結合地域文化及區域多地貌形態,共同建設中國獨具影響力的第一個“大地美術館”。
  作為云竹湖國際公共空間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裝置雕塑創作季由國內和國際雙策展人同時進行全球招募,同時完成征集提案,統一進行現場創作(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國際部分將在2021年落地創作)。
  中國部分策展人李楊雷先生首先登場,邀請國內各大美院及藝術機構推薦的青年雕塑藝術家進行現場選點設計,經過組委會評審之后精選8-10件藝術作品作為2020云竹湖國際裝置雕塑創作季的中國代表作品。二、中國展活動主題:“再造劇場”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對于人文精神的追求越來越體現出人、社會與環境的終極關懷。“疫情”的來臨,使人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生命的真理以及生存的價值,“再造劇場”便成為人文精神、情感交流的訴求和智慧結晶的載體。
  “劇場性”這一概念,最早在19世紀初由德國戲劇浪漫派理論家奧·威·史雷格爾首次將其引入戲劇研究中,后由藝術批評家邁克爾·弗雷德于1967年在他的文章《藝術與物性》中將“劇場性”引入到對于現代主義藝術的批評中,并用來總結極簡主義作品的特征,他指出當藝術作品展現出“物性”時,隨著“物”的尺寸越大,觀者就越需要相對的觀看距離,而主體(即觀眾)與物(即作品)之間這層距離創造出一個廣大的情景,由此產生了“劇場性”。“劇場性”強調的是“物”與空間、“物”與觀眾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藝術中的“物性”是藝術的起點,而不是終點。為了拯救物性藝術自身的空洞,弗雷德預測裝置、雕塑藝術一定會往情景化和劇場性方向發展,以使觀眾產生更有意義的體驗。
  另外,“劇場”指的并不是固化在客觀存在的物質空間,而是存在于藝術家和觀眾的“心物場”之中,是一種場域式的存在,正如心理學重要流派之一的格式塔學派理論中提出:“外界事物、藝術式樣、知覺式樣、內心情感和生理過程,都具有整體的內在統一性,劇場性是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它因意識而存在,是包括主體存在方式在內的多重因素組織構建的心物場。”因此將藝術活動納入心物場理論中進行思考,可以理解為藝術中的“劇場性”既不是指客觀存在的物質環境,也不是主體的心理空間,而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交融的心理物理場,更是一種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與意識作用于一體的主觀性合成場力。
  因此,“再造劇場”讓藝術家進入開放性地域以自然風貌為載體,重新探討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藝術與空間的關系,通過對雕塑、裝置、公共藝術、新媒體藝術的“劇場性”展開探索與實踐,在生活、娛樂、運動、藝術創作中進行全新的體驗并創造出更具戲劇化的情景,讓藝術與觀眾之間產生情景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三、組織機構
  主辦:景峰美術館指導單位:中國山西榆社縣人民政府總策劃:李樂(云竹湖公共空間藝術節總顧問)中國策展人:李楊雷活動總統籌:鄭霞、李靜
  四、特色
  云竹湖旅游度假景區以運動與藝術為核心理念,以產業融合、產業聯動的方式,打造具有國際性的集人文社區、超級度假景區、藝術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于一體的湖畔生活新地標。提倡人類貼近自然和藝術創新精神所帶來的身心健康理念,努力實踐一個積極、豐富、友善、互助的人居氛圍。
  云竹湖旅游度假區現已建造成18600平米中國最大的玻璃藝術工坊,12200平米的鐵、木、石、陶專業藝術創作工坊;云竹湖大地美術館森林劇場,糧倉泛藝術中心,現代舞蹈、實驗音樂、戲曲戲劇排練空間,可容納一萬人的戶外音樂廣場......一個多樣性藝術的創作基地已經初具規模。
  (1)創作場域:云竹湖環湖11.2公里作為藝術家駐留創作項目的主場域。
  (2)駐留創作空間:
  鐵、木、石、陶、玻璃五大藝術工坊
  糧倉表演藝術創作基地
  (3)藝術家駐地系列活動:水上運動俱樂部:舟釣、腳踏帆船、摩托艇、皮劃艇、水上飛人
  陸上休閑運動俱樂部:全地形車、騎玩基地、環湖自行車道航空休閑運動俱樂部:LSA運動類水上飛機項目、牽引傘、動力傘、熱氣球、動力三角翼、風洞飛行體驗
  五、時間進程
  (1)投稿時間:發起即日起-2020年7月10日
  (2)評選時間:2020年7月11日-7月20日
  (3)入駐時間:2020年8月1日-8月23日
  (4)作品驗收:2020年8月24-2020年8月30日
  (5)活動開幕:2020年9月1日
  六、征集范圍
  (1)第一回青年藝術家:8-10位;(2)要求:①原創性、②在地性、③互動性;(3)征集:每位藝術家可提交1-3個設計方案,方案契合活動主題,適合云竹湖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等特色;(4)作品規格:因為作品在戶外展出,要求具有一定體量,且根據成本預算能夠落地實施為首要條件,作品長度或高度不低于3米,具體尺寸可根據周邊環境適當調整;(5)材料類型:鐵、不銹鋼、木、陶、石、玻璃、新媒體綜合材料等;(6)制作方式:組委會將根據作品方案提供材料、技術人員、外加工廠家(特殊加工可自行處理)和制作費用,組委會提供交通、食宿;(7)入選獎勵:每位入選藝術家人民幣3萬元(稅后);成為景峰美術館優選藝術家;成為國際雕塑聯盟雕塑家成員,參與國際交流藝術創作。
  七、投稿方式
  (1))投稿者簡歷+聯系方式+作品名稱+作品材料+作品體量+作品效果圖+創意說明+工藝規范
  (2)投稿聯系方式:李老師15901436856鄭老師18635143096
  (3)投稿郵箱:yunzhuhuart 163.com
  八、知識產權約定
  (1)方案入圍后,即視為同意主辦方擁有對作品方案宣傳、出版、展覽及推薦實施等方面的權利;(2)創作者必須是設計方案的原創作者,并依法享有著作權。創作者保證提交的設計方案不會侵犯任何其他組織和個人的知識產權,若如此造成任何糾紛,一切法律責任及給主辦方造成的損失由設計人承擔;(3)應征作品被采用后,創作者有義務按照主辦者的要求對應征作品進行修改完善,協商作品以高水平的展陳方式呈現。(4)作品歸云竹湖永久收藏,藝術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云竹湖公共空間藝術節
  云竹湖公共空間藝術節是由山西景峰集團、景峰美術館贊助設立,是國內最重要的公共空間藝術創作項目,也是中國青年藝術家孵化項目。
  藝術節由裝置雕塑、原創音樂、現代舞蹈、新媒體、架上繪畫,建筑設計、街頭藝術、戲劇戲曲八大板塊組成,強調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理念的結合,注重原創和在地性創作。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與多種藝術形式進行跨界融合,使公共藝術實驗出更多可能,與人產生更緊密的聯動關系。
  中國·山西云竹湖公共藝術節組委會
<code id="oewc0"></code>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center id="oewc0"><wbr id="oewc0"></wbr></center>
<optgroup id="oewc0"><wbr id="oewc0"></wbr></optgroup>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