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為助力創建國家級農牧文化(赤峰)生態保護實驗區,推進“非遺+”文旅新業態發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氛圍,并落實我院對國家級非遺項目巴林石雕的傳承傳播規劃,特舉辦巴林石雕創意作品設計大賽。本次大賽以巴林石為載體,旨在通過創意設計激活非遺資源,引導傳承人、設計師、文化企業、文旅機構等多方主體,共同開發兼具文化內涵與市場吸引力、符合當代審美和旅游消費需求的文創產品,以“生產性保護”促進非遺活態傳承,切實助力巴林石雕技藝的可持續發展。大賽緊密契合“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深化文旅融合”等多重目標,力求推出一批適應新市場環境與現代消費趨勢的優秀作品,為推動地方文化繁榮和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主辦方):赤峰博物院
承辦單位(承辦方):赤峰市大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活動流程
01
作品征集
(2025年8月20日-10月15日)
【第一階段】
設計稿征集(2025年8月20日-9月15日)
(1)作品要求:
①主題選材: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理念,深入挖掘赤峰文化,設計富有文化內涵且符合大眾消費習慣的以巴林石為核心材質的創意作品,參賽作品應具備創新性、美觀性、實用性、文化性,鼓勵多種材質融合創新。
②作品形式:可提交AI(Adobe Illustrator)格式文件設計稿或手繪稿掃描件(分辨率不低于300dpi,需清晰展示線條和色彩)。需體現巴林石材質的應用方式(如雕刻紋樣、色彩搭配、材質質感等),鼓勵標注材質比例或工藝說明。
③提交參賽作品時需附帶設計理念說明(500字以內),闡述文化內涵、寓意及巴林石的融合邏輯,能夠彰顯赤峰農牧文化為宜。
④報名參賽的作品須為原創,且須作者本人報名。若作品存在抄襲或嚴重同質化等情況,一經審查取消參賽資格。
⑤參賽作品的應符合市場需求,并具有一定實用性和可復制性,即成品長寬高均小于15厘米,零售價不超過300元。推薦使用多種材料復合完成,利于后續的商業化推廣。
⑥報名參賽的作者可提交自己多個作品(需要分別在小程序填寫報名表)。
(2)提交內容:
①作者本人信息(姓名、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等)
②設計稿電子文件(JPG/PNG格式,單圖不小于3MB)
③設計理念簡述
④預計使用的巴林石種類及其他材料清單
⑤預估成品成本價與建議市場定價
(3)提交方式:
參與者按要求將作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作者本人信息,作品實拍圖、設計理念簡述、作品成本價、建議市場定價等)提交至指定下方渠道小程序。
【第二階段】
入圍稿制作(2025年9月15日-10月15日)
(1)篩選規則:主辦方對設計稿進行初步審核,依據理念契合度、巴林石應用合理性、市場適配性等維度,篩選出100件入圍設計稿,公布名單并通知作者。
(2)制作要求:入圍的作品由賽事支持單位統一制作。入圍作者需在公布入圍名單的5個工作日內與承辦單位取得聯系,并清晰完整闡述作品細節,未按時溝通制作細節視為放棄參賽資格。
(3)提交成品:承辦單位將實物成品送達指定地點(赤峰博物院非遺中心),并附成品實拍圖、材料清單(需注明巴林石占比)及工藝說明。
02
作品評選
(2025年10月15日-10月31日)
1
大眾投票
借助小程序開展大眾投票,統計100件入圍作品的投票數據,并實時顯示票數。1票計1分,結合專家組投票結果,綜合確定最終獲獎作品。
2
專家評審
(1)評委構成:邀請專業石雕、文化、市場等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團,依據規則確定入圍獎,并且在作品展出現場給所有入圍作品打分。分數與大眾投票相加,最終評選出前15名,按各項分值綜合考量,頒發金銀銅獎、最具創意獎、最具文化代表性獎。
(2)評分規則:每件作品滿分100分
①市場適配性(20分)
作品用于文創產品、宣傳物料的量產可行性,是否貼近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提前賦分
②材料多樣性(20分)
階梯制賦分,1種材料2分,2種材料5分,3種材料10分,4種材料15分,5種材料以上為滿分20分
③創意創新度(20分)
作品是否具有視覺識別度、市場上是否有同質化產品
④文化代表性(20分)
巴林石與赤峰農牧文化元素的融合度,是否體現赤峰地域特色
⑤作品美觀性與完整度(20分)
作品是否有技藝點、是否有完整的產品包裝或禮盒
3
獎項設置
金獎(1個):頒發獎杯、證書
銀獎(1個):頒發獎杯、證書
銅獎(1個):頒發獎杯、證書
最具創意創新獎(6個):頒發獎牌、證書
最具文化代表性獎(6個):頒發獎牌、證書
入圍獎(85個):頒發證書
說明事項
(一)版權歸屬:前15名獲獎的作品由賽事承辦單位統一購買版權,設計者享有署名權;具體版權購買費用如下:
金獎:8000元;
銀獎:5000元;
銅獎:3000元;
最具創意創新獎:500元;
最具文化代表性獎:500元。
其余85件入圍的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承辦方有權在宣傳中使用其設計效果圖。
(二)借助赤峰博物院官方平臺、本地媒體、公眾號等,宣傳活動成果、獲獎作品及背后文化故事,擴大巴林石雕文化傳播范圍。
(三)推動獲獎作品與文旅企業合作,促進作品商業化轉化,如開發旅游文創產品、進入銷售渠道等,以市場效益反哺非遺傳承。
(四)此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赤峰博物院所有。
賽事承辦單位聯系人:
https://mp.weixin.qq.com/s/3HLvo391fV_az7ptTmAJ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