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X清華」大賽征稿-第三屆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征稿啟事(附:往屆入圍效果圖)
發布時間:2025-07-04
截稿時間:2026-03-10
閱讀量:105次
「MovEmpower-動融萬象」
清華X安踏
第三屆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
正式啟動
由清華大學與安踏集團聯合打造的第三屆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啟動,本屆大賽將以「MovEmpower-動融萬象」為主題,通過產學研深度協同機制整合全球創新資源。
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GSDA),聚焦運動時尚領域,融通藝術與科技創新之道,依循運動哲學之本,溯因未來運動時尚潮流之氣韻。集成全方位、國際化、高水準的權威賽制及專業評審團隊。特邀行業名師親授設計經驗,領軍企業協助成果轉化,為設計師繪就實現設計創新夢、運動健康夢、職業理想夢和未來生活夢的藍圖。大賽致力于締造全球運動裝備領域的卓越創新設計賽事,獎項設置用于發掘和表彰全球運動時尚設計界的杰出貢獻者!
|大賽主題
|評價標準
|獲獎權益
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GSDA)秉承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運動時尚領域設計獎項的初心,立志成為全球運動裝備設計領域的最高成就之一。GSDA得主,象征著您的產品、項目和服務具備卓越的設計品質。
百萬獎池、實戰角逐
GSDA為選手設有高達2240,000元(兩百二十四萬)人民幣的獎池,兩名金獎獲得者將獨攬五十萬元人民幣獎勵。大賽高額獎勵的初心在于幫扶年輕設計師、創業團隊,培植未來全球運動時尚設計領域新生代力量。
名師授業、企業筑夢
大賽邀請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資深名師為獲獎選手傳授設計經驗,全方位指導優化獲獎作品,協同行業領軍企業對作品進行成果轉化,并在大賽年度盛典中進行發布。
獲獎認證、標志許可
GSDA根據排名提供獲獎者徽標。獲獎者徽標將公示您的獎項。它可以有效地將您的獎項告知觀眾、媒體和其他團體。獲獎者徽標僅對獲獎作品使用,您將收到一個數字徽標以及一份指導文件,可在線和離線使用(例如產品廣告、在線促銷、新聞稿等),沒有固定的具體使用期限。
獎杯證書、網上展覽
GSDA金、銀、銅獲獎者將獲得由組委會精心設計的獎杯及證書一份。所有獲獎作品將在GSDA官方網站上呈現。獲獎作品可以通過在線展覽持續曝光,這是提升設計師知名度和品牌聲譽的絕佳機會。
年度盛典、全球巡展
GSDA的年度盛典,集成高標準、高規格、高品質的要求,是行業內首屈一指的盛大活動,盛典吸引了來自全球設計界、學術界、媒體界、產業界等各行業的知名人士。
|大賽日程安排
1.報名與作品提交
2025年6月至2026年3月10日(北京時間)
2.專家初評及復評
2026年3月至4月
3.獲獎作品公示
2026年5月
4.決賽評審會與頒獎典禮
2026年5月至6月
5.導師指導與樣品制作
2026年7月至9月
6.獲獎作品發布會
2026年9月后
*備注:若大賽日程安排有變動,將會在大賽官網進行公布,請參賽者密切關注以上信息渠道。
|支持單位
國際設計聯合會I國際藝術院校聯盟I意大利工業設計協會I英國皇家藝術學院I米蘭理工大學I中國工業設計協會I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I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I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I北京服裝設計師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I中央美術學院I中國美術學院I西安美術學院I四川美術學院I魯迅美術學院I廣州美術學院I湖北美術學院I天津美術學院I北京服裝學院I北京工業大學I北京林業大學I北京理工大學I北京體育大學I北方工業大學I江南大學I東華大學I浙江理工大學I南京藝術學院I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I云南藝術學院I廣西藝術學院I新疆藝術學院I蘭州文理學院I鄭州輕工業大學I大連工業大學I武漢理工大學I吉林大學I南京理工大學I鄭州大學I北京印刷學院I山東藝術學院I大連理工大學I華南農業大學I上海戲劇學院|河北科技大學I廣東工業大學I景德鎮陶瓷大學I陜西科技大學I西安工程大學I
|參賽對象
本屆大賽分為鞋類組和服配組,面向全世界的職業設計師、專業院校學生、設計機構、材料研發與制造企業、運動裝備研發與制造企業、設計愛好者及相關領域的個人或團隊開放,所提交作品須為參賽者原創設計,與已發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曾經在其他設計大賽上獲獎的不予評選。大賽組委會有權利對作品的參賽組別及參賽類別進行調整。
本屆大賽關注3個創新維度:
(1)數智未來:關注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改進或增強運動裝備的設計和性能,如采用參數化設計、AI智能生成、大數據和仿真模擬等新技術在專業裝備領域的創新應用。
(2)自然環保:關注運動裝備的環保性和可持續性,踐行ESG與碳中和理念,在設計中優先考慮可再生或可降解的材料。
(3)時尚潮流:關注當下時尚元素與運動裝備如何有機結合,通過對時尚元素的運用和創造,打造引領流行趨勢的運動裝備。
|報名辦法與作品提交
報名辦法
本次大賽采用個人線上報名方式征集作品。所有參賽者須登錄大賽官方網站https://design.anta.com進入大賽報名系統填寫信息進行報名。同一作品不得同時申報鞋品組和服配組,否則視為無效投稿。一位設計師可分別提交多份作品。若為組隊參加模式,組隊人數在5人以內。
報名與作品提交時間
本次大賽報名及作品提交期限為2024年6月至2026年3月10日(北京時間),其他時間概不受理。組委會不收取報名費用。
報名須知
參賽者須使用實名報送,不得使用化名。報名信息須如實填寫,一經提交不可修改。如參賽者在提交后發現報名信息填寫有誤,組委會有權不進行任何修改。報名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組委會有權撤銷該作品的參賽資格及榮譽,并追回獎金;為保障評審工作的有序進行,組委會及評審委員會有權根據賽事規則及作品實際情況,調整作品的參賽類別。
|作品提交要求
(1)一份參賽作品包含1~5頁設計圖,作品規格:A3尺寸(420mm×297mm),豎版,分辨率300dpi,jpg格式、RGB顏色模式。每張圖片大小控制在1M至3M。第一頁為主版面(可包含作品名稱、設計構思、效果圖、設計說明),其他頁面可從設計主題、設計構思、結構圖、效果圖、實物照片、工藝說明等角度詳細闡述;作品頁面中若需出現文字說明,請用中英雙語進行呈現,文字清晰可讀,并標注頁碼和總頁數,版面中不得出現參賽者姓名及任何標記,否則視為無效作品。
(2)提交作品時必須提交英語作品設計說明,設計說明需從設計和功能角度簡短地描述作品(中文不超過300字,英文不超過500詞,中英對應,請注意翻譯的準確性)。
|評審辦法
1.評審環節
大賽設初評、復評、終評三輪評審環節。
初評從征集作品中評選出200件優秀作品進入復評(鞋、服配各100件),復評從上述200件作品中再次評選出40件優秀作品進入終評決賽(鞋、服配各20件)。
入圍決賽的40件作品經過為期一周(7天)的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作品進入終評決賽,公示期經社會各界監督,并向大賽組委會反映存疑的作品取消參賽資格,如因此出現決賽作品數量不足引起獎項空缺,不再增補。
終評為現場答辯,評委將根據參賽選手答辯情況及作品評選出各獎項。決賽入圍者需提前準備答辯PPT進行現場答辯。
|評審團
GSDA評審團匯集了世界各地領先的設計專業人士、杰出學者、有影響力的媒體成員和行業領先專家,以表彰、發現與重視優秀的運動裝備產品、項目和服務。
專家評委團(中文).jpg國際評委(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序):
Ann Priest:倫敦時裝學院院長、前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副校長
Alba Cappellieri: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珠寶與配飾設計負責人、時尚配飾碩士主任,米蘭時尚學院院長
David Grossman:國際設計聯合會前主席
Giovanni Pungetti:Tomorrow Agency亞太區常務董事、Maison Margiela前CEO
Kun-Pyo Lee:國際設計研究協會主席、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Mark Ainsworth:前耐克設計總監
Stephen Green:帝國理工創新設計工程學院首席研究員
Simon Collins:上海創新設計研究院首席創意官,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服裝學院前院長、前耐克創意總監
Thomas Garvey:世界設計組織候任主席
Tapani Hyv?nen:芬蘭著名設計師、紅點獎評委
Vesna Popovic:世界設計組織顧問、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資深教授
David Kusuma:世界設計組織(WDO)候任主席,特百惠品牌公司(Tupperware Brands Corporation)全球研發副總裁
Peter Childs:帝國理工學院戴森設計工程學院院長、工程設計學科帶頭人
Miles Pennington:東京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業)、DLX設計學院聯席院長
Luciano Galimberti:ADI工業設計協會主席
中國評委(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陳文興:浙江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纖維材料專家
蔡之本:安踏籃球事業部總經理
范道緯:安踏(日本)有限公司總經理
魯曉波: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紅點獎評委、清華大學-安踏集團運動時尚聯合研究中心管委會主任
李超德:原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宋建明:原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趙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國際設計聯合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安踏集團運動時尚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錢竹:《藝術與設計》雜志主編
臧迎春:清華米蘭設計學院執行院長
鄭永先:安踏創新設計高級總監
|獎項設置
1.金獎(2名)
總獎金100萬元
鞋品組和服飾組各評選出金獎1名
每位獲獎者獎金50萬元
2.銀獎(2名)
總獎金30萬元
鞋品組和服飾組各評選出銀獎1名
每位獲獎者獎金15萬元
3.銅獎(6名)
總獎金36萬元
鞋品組和服飾組各評選出銅獎3名
每位獲獎者獎金6萬元
4.未來之星獎(鞋、服類各3名)
總獎金18萬元
鞋品組和服飾組各評選出未來之星獎3名
每位獲獎者獎金3萬元
5.入圍獎(20名)
總獎金20萬元
每位獲獎者獎金1萬元
6.新材料創新應用獎項(4名)(總獎金20萬元)
鞋組和服配組各評選出最佳科技創新材料設計應用獎/最佳可持續材料設計應用獎(各1名,每位獲獎者獎金5萬元)
*備注:發放獎金總金額共計224萬人民幣。
|結果通知
所有評審結果等重要通知將通過官網及報名系統進行發布,請參賽者密切關注以上信息渠道。若因參賽者自身原因錯過重要信息或未按要求及時反饋而影響評審、領獎等事宜的,所有后果由參賽者自負。
|證書及獎杯發放
組委會將在本屆大賽年度頒獎典禮現場為每位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受邀并本人出席頒獎典禮的獲獎者,將被現場授予獲獎證書。組委會將在頒獎典禮結束后2個月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財稅規定及流程,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為相應獲獎者發放獎金。
*備注:以上獎金為稅前金額,中國境內和獲獎者國家規定的個人所得稅由獲獎者個人承擔。組委會將根據評審結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財稅規定及流程為獲獎者代扣代繳中國境內應納個稅后發放相應獎金。獲獎選手在境外需繳納的個稅由個人自行申報。此外,組委會還將提供作品打樣資金,對部分獲獎選手的設計作品進行指導打樣,實物樣品將在年度盛典上進行發布。
|知識產權與成果管理
1.參賽者須是參賽作品的設計方(或相關知識產權的完全權利方),所提交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作品,與他人沒有任何知識產權糾紛,且不得與參賽者已經發布或提供給第三方的作品相同或雷同。
2.參賽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和合法權利,如發生糾紛,由此產生的責任概由參賽者自行承擔。若發生前述情況,組委會有權在大賽的任何階段單方面撤銷其參賽及獲獎資格,收回獎狀等榮譽,獎金支付方有權追回獎金。
3.所有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歸屬參賽者所有,參賽者提供的參賽作品原件或復制件由賽事組委會收藏并不再退還。同時,參賽者授權賽事組委會對參賽作品(包括成品)進行展覽、通過信息網絡進行傳播,以及授權賽事組委會為宣傳推廣本賽事目的而進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參賽作品(包括成品),該等授權為免費且無期限限制。
4.大賽組委會有權使用獲獎作品進行打樣、走秀/展覽/數字藏品發布等,參賽者需全力配合。作品打樣發布是本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若獲獎者不同意由大賽組委會進行樣品制作并發布,大賽組委會視參賽者自動放棄獎項。
5.若有特殊保密要求,參賽方需在報名注冊完成后的5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否則視為可公開個人信息和作品,組委會不承擔由于公開展示所導致的損失。
大賽實行第三方公證制度
|免責條款
1.若參賽者因自身提交信息有誤而致其后在宣傳、印刷、展覽等賽事活動中被錯誤公示,組委會不承擔任何責任。
2.因參加大賽而導致參賽者、獲獎者或其他第三方之間產生權益糾紛時,組委會不承擔一切責任。
3.因參賽者提交錯誤信息而導致證書信息有誤的,組委會不負責再次修改證書,且不承擔任何責任。
4.由天災、戰爭或國家政策等不可抗力原因導致大賽無法進行的,組委會有權利中止大賽,且不承擔相應責任。
*備注:參賽者的作品一經提交,則默認同意以上條款,大賽組委會保有最終解釋權。
|往屆入圍作品
2023/24第2屆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
入圍作品回顧
服配組
作品名稱:40076-鳥語人作者:宋杭峰、田明鑫畢業院校:北京服裝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0153-Movement for All作者:杜江、李嘉園畢業院校: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0211-The Antarctic·極作者:閔雪、樓之源畢業院校:江南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440-The Power to Go—智能盲人運動眼鏡作者:申佳鑫、朱賀、袁文杰、莫嘉豪畢業院校:大連工業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677-0 1作者:蔡主恩、陳佳豪畢業院校:湖北美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0696-Lan Breath作者:賈三川、茹晨、李文心、佟童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698-ANTA"健康水“智能運動水壺作者:倪恩祈畢業院校:南京林業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772-地心探險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作者:雷小萍、李冬生畢業院校: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846-VRTA(VR虛擬現實+METAVERSE元宇宙+ANTA安踏)作者:鐘言、金泳萱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1233-雪嶺日暮作者:孫曦、邵怡然、徐奧寧畢業院校:江南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1270-風行者windrunner作者:程婕、楊賢文畢業院校:北京服裝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1299-FOR FOREST RANGER作者:侯宇畢業院校:湖南師范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1345-可穿戴智能運動頭帶“悅動”作者:蒲博文、雷舒宇、殷茵畢業院校:四川美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1366-《追風》作者:房薇、吳海鳴畢業院校:浙江理工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1387-速戰時刻作者:閔立波畢業院校: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1539-PARKIN作者:肖宇軒、邱慧婷、張雪鳳、費茜宇、姜杭澤畢業院校: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圖片作品名稱:41551-THE OCEAN BEAUTY作者:范超、黃銘浩、裴忠恒畢業院校:遼寧傳媒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1577-The Rider's Metamorphosis作者:王涵畢業院校:北京服裝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0153-Mountain Peak Walker作者:杜江、李嘉園畢業院校: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1539-Light作者:張雪鳳、程嘉藝、費茜宇、肖宇軒、姜杭澤畢業院校: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圖片
鞋品組
作品名稱:37998-御-Optical channels Adaptive
作者:吳偉堅
畢業院校:閩江理工
圖片作品名稱:38245-Bagasse Footwear作者:李奕巧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38481-Trail作者:時曉曦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圖片作品名稱:39326-CAGE一體艙訓練鞋作者:林子楓畢業院校:加州藝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39538-EAZY-OFF波浪鞋作者:莊澤銘畢業院校:華僑大學圖片作品名稱:39627-ULTRA作者:潘司宇畢業院校:南京藝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39890-SYMBIOSIS(共生)作者:陳童明畢業院校:泉州輕工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0156-武裝者一代作者:燕昱里畢業院校: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242-"風洞"概念籃球鞋設計作者:張高鍇畢業院校:江南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295-"三疊紀”徒步-溯溪兩用戶外鞋作者:楊夢石、胡若晨、寧津、張浩宇畢業院校:北京理工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326-代表人類作者:鄧宇航畢業院校:柏林藝術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394-罐造超臨界-紙作者:張景畢業院校: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418-KG作者:劉家傲畢業院校:魯迅美術學院圖片作品名稱:40581-FRISHEE-Lifestyle作者:郭大林畢業院校:廣東工業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852-《RECYCLE》作者:王磊畢業院校: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326-安踏_OK作者:鄧宇航畢業院校:柏林藝術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934-《盤古》作者:馬穩畢業院校:福州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0995-形影相“椅”—工學自適應易穿鞋作者:李杰畢業院校:東義大學(韓國)圖片作品名稱:41136-STEED作者:田佳藝畢業院校:北京建筑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1554-Wave Rider作者:熊麗琦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圖片作品名稱:41378-地球漫步TerraWalk作者:滕雪苗、黃昊成、卓上茗、莫亞錕畢業院校:同濟大學圖片
*以上排序不分先后
2021/22第1屆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
獲獎作品回顧
無LIBO時尚新媒體矩陣
劃重點-各位同學們!!
公眾號文章推送已經不再按照發布時間排序啦,
而是按照你關注的權重。
為了不錯過我們的推文,大家可以將我們「星標置頂」,
這樣你看到我們推送的概率也會更高一些哦~
https://mp.weixin.qq.com/s/n7xol6SsH9LFN757uLpx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