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高校:
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學科建設”要求,引領高校國土空間規劃人才培養和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更好與規劃實踐相結合,在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的指導下,自然資源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相關高校,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活動,旨在搭建實踐交流平臺,以賽促教、以賽促育、以賽促建,通過“產教融合”,更好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學科專業建設。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競賽名稱
未來規劃師——首屆“南京國圖杯”全國大學生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
二、競賽主題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土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規劃建設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搞大拆大建,要多采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當前,我國許多地區進入存量規劃與增量開發并重的階段,城市更新成為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亟待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本屆競賽的主題是“更新讓居住更美好”。城市更新具有“目標多元、問題交織、空間復雜、推進困難”等特點,居住空間則是城市更新中面廣量大的重要對象,如何充分結合物質空間特征和人群特點,展開居住空間更新,是城市更新規劃設計的難點。南京作為一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城市,既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城市發展的朝氣與活力。如何推進南京老城居住空間的更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使其以自信的姿態步入未來,需要“未來規劃師”共同探索!
三、規劃設計要求
從目標、方案和機制等方面全面合理并富有創造性地開展地段更新規劃與設計。
(一)把握更新原則:以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理念,加強治理思維的綜合運用,采用大數據、田野調查、歷史研究等多種技術手段展開更新設計。
(二)明確更新目標:在分析城市發展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場地的物質空間特征、歷史文化特色、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等,確定合理的更新目標。
(三)設計更新方案:從用地布局、空間組織、城市形態、生活品質等方面展開更新規劃設計,要求結構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適配、形態優美。鼓勵具有創造性的思維與方法,設計須達到一定深度。
(四)提出更新機制:對城市更新的實施機制有合理的認識和判斷。
四、設計場地
在南京“釣魚臺地段”和“淮海路地段”中任選其一進行研究,并在研究范圍內自選10-30公頃地塊展開詳細設計,場地介紹詳見附件1。
五、設計成果表達要求
參賽小組應提供4張設計成果圖紙,圖紙規格A1,以JPG電子版本方式提供,每張圖紙的文件精度不小于300dpi,組委會收到參賽電子成果之后統一打印。參賽小組需配合主辦方開展作品宣傳及展示。
六、參賽對象
參賽對象以學校為單元(不得跨校組隊,可以跨系跨專業組隊),以小組形式參加競賽,每所大學最多報名2組,每組人數為2-5人,指導教師1-2名。
參賽人員應為國內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專業(包括且不限于城鄉規劃、建筑學、土地資源、人文地理、風景園林、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科學等)三年級及以上本科生(研究生不能報名)。
七、競賽獎勵
競賽設一等獎2項,每組獎金8000元;二等獎5項,每組獎金5000元;三等獎10項,每組獎金2000元;佳作獎20項。所有獲獎者和指導老師均獲得獲獎證書。
競賽擬組建由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的評獎委員會。視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組委會有權對獲獎名額和等級進行相應調整。競賽方案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將取消參賽資格。
八、報名方式
以學校為單位集體報名參賽,不接受個人報名。請于2021年6月4日24:00前發送加蓋公章的報名回執(附件2)至指定郵箱(dongmali@mail.mnr.gov.cn)。
九、現場調查
競賽組織集中現場調查一次,時間一天,參賽小組可自選參加,是否參加及參加人數請在報名回執中注明。請參賽單位自行組織安排現場調查,差旅與食宿相關費用自理。
十、時間安排
報名參賽:2021年6月4日24:00前。
現場調研:2021年6月底,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成果提交:2021年9月初,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成果評審和名次公布:2021年9月底。
十一、競賽組織
主辦單位:自然資源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承辦單位:東南大學建筑學院
協辦單位: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秦淮分局、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合作單位:南京國圖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秦淮區城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
聯系人:
自然資源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董瑪力
聯系方式:13811992379 dongmali@mail.mnr.gov.cn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成蕤
聯系方式:15651880811
附件:1.場地介紹
2. 報名回執
自然資源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2021年5月17日
附件1
場 地 介 紹
南京,簡稱寧,江蘇省省會,位于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東西最大橫距約70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0千米,市域平面呈南北長東西窄展開,面積6587.02平方千米。南京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
秦淮區地處南京主城東南,因“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秦淮河貫穿全境而得名,是南京市四個主城區之一,區域面積49.11平方千米,東與江寧區上坊接壤,西至外秦淮河與建鄴區相連,北以中山東路、漢中路為界與玄武、鼓樓兩區交界,南以雨花東路、卡子門大街為界與雨花臺區相鄰。區域戶籍人口71.62萬人,常住人口103.2萬人。秦淮區是古都金陵的起源,有“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的美稱,秦淮文化是金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有著夫子廟、江南貢院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歷史景點,同時也有著發達的各類商業金融設施和創新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
本次競賽研究范圍包含兩個地段:
圖1 競賽場地區位圖
地段一:釣魚臺地段(約200公頃)
釣魚臺地段位于南京秦淮區,南至南京明城墻,東至中華路,北至集慶路,西至鳴羊街,總面積約200公頃。
場地是南京老城南傳統生活承載地,有著濃厚的人文氣息,是能夠代表南京本地文化的活化石,擁有中華門、明城墻、秦淮河等豐富歷史文化遺存、文化底蘊深厚,一條條巷子緊密相連,靜靜的訴說著南京老城南的千年春秋。同時,場地也面臨著多元問題,居住建筑老舊,環境品質不佳,配套設施不完善,居民生活質量亟待改善。
綜上,地段面臨迫切的更新優化需求,如何在保護和傳承多元歷史文化的同時,提升空間品質,改善居民生活,是場地更新面臨的主要問題。
圖2 釣魚臺地段示意圖
地段二:淮海路地段(約240公頃)
淮海路地段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最北側,南至戶部街,東至太平南路,北至中山東路,西至中山南路,總面積約240公頃。
地段西接新街口,東倚大行宮,地處南京主城中心繁華地帶,有著濃厚的商業氛圍和歷史人文氣息,見證了南京近百年來的沉浮和變遷。這里擁有大華大戲院、金陵刻經處、原首都電話局等一大批珍貴的歷史遺存,描繪著曾經的達官顯貴與社會名流在此的摩登歲月。這里也有南京新百、中央商場、金盛百貨等一大批繁華的購物和金融中心,彰顯著南京這座現代化城市的朝氣與活力。然而,繁華的背后,是歷史所遺留的沉重包袱,場地東側的老舊居住區與新街口繁華的商業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被人們稱為“霓虹燈下的陰影區”。
如何協調繁華的新街口商圈和周邊地區的發展,提升居住空間的品質和人氣活力,同時保護與利用場地現有的近代歷史遺存,是場地更新面臨的主要問題。
圖3 淮海路地段示意圖
附件2
報名回執
學校及院系:(蓋章)
第一組 指導教師 |
姓 名 |
|
性 別 |
|
|||
職 稱 |
|
年 齡 |
|
||||
所在系所 |
|
||||||
聯系方式 |
|
||||||
第二組 指導教師 |
姓 名 |
|
性 別 |
|
|||
職 稱 |
|
年 齡 |
|
||||
所在系所 |
|
||||||
聯系方式 |
|
||||||
第一組 成員 |
成員姓名 |
年 級 |
性 別 |
專 業 |
是否參加調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組 成員 |
成員姓名 |
年 級 |
性 別 |
專 業 |
是否參加調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https://mp.weixin.qq.com/s/rTm5-gMyhXCDIeGVICgD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