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開展第六屆江蘇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的通知
蘇科協發〔2020〕46號
各設區市、縣(市、區)黨委宣傳部、科協、教育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團委,各省級學會,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樹立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推進科普活動的創新發展,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參與科普公益作品創作,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團省委將聯合主辦第六屆江蘇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具體參賽辦法見附件。請各有關單位按照要求,及時做好大賽的組織發動和作品申報等工作。
附件:1、第六屆江蘇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競賽規程
2、第六屆江蘇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報名登記表
3、第六屆江蘇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參賽作品授權書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江蘇省廣播電視局 共青團江蘇省委
2020年4月10日
第六屆江蘇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競賽規程
一
活動宗旨
從大眾視角、公眾感受和需求出發,鼓勵、支持、吸引科普宣傳單位、高等院校、青少年群體,以及影視制作機構、傳媒企業、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科普創作,共同營造科學普及與科學影像藝術創作完美融合的良好氛圍。
二
主辦單位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江蘇省廣播電視局
共青團江蘇省委
三
承辦單位
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
江蘇省科教電影電視協會
四
參賽對象
大賽設三個參賽組別:專業組(不含在校學生)、大學生組(含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和中小學生組(含中職學校)。
五
大賽主題
大賽以“傳播文明風尚 引導健康生活”為主題,從同心科學抗疫、保障安全健康、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創新創造等角度,引導公眾參與,凝聚社會共識,提升科學文化素養,樹立精神文明新風尚,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人人講科普、處處有科普”的良好氛圍。
作品選題可圍繞但不限于衛生防疫與大眾健康、地球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開發與節能減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氣象與生活、生命與未來、地震與防災減災以及應急安全、人工智能、高新尖科技、農業農村、交通、消防、建筑以及心理健康、人與自然、宇宙時空、科學探究、科學故事、科學與技術歷史等進行創作。
六
活動安排
4月1日—8月10日為作品征集階段;
8月中旬為評審階段,并分批次對參選作品進行展播;
8月下旬公布獲獎作品名單,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頒獎并集中展示,獲獎作品將在省級主流媒體及互聯網上集中刊播。
七
作品類別
1. 科普視頻類:包括動畫、微電影、特效短視頻等;
2. 平面設計類:包括創意海報、插畫、漫畫、長圖、H5等;
3. 科學攝影類:單幅或系列;
4. 科普文創產品類:以美觀度、實用性和科學性為標準,對現有的科普資源、文化用品等進行開發與創作的高附加值科普產品。
5. 新媒體作品類:以用戶交互為主要特征,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的各類科普創新作品,包括微信推送界面與交互內容設計(公眾號等)、信息可視化、VR/AR、互動裝置、游戲設計、表情包、直播(錄屏)等。
專業組(不含在校學生)、大學生組(含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中小學生組(含中職學校)均可申報以上五類作品。
八
參賽作品要求
1. 作品內容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法律、法規。
2. 作品要求與主題相關,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具有公益性科普意義。
3. 作品必須為作者原創,無版權爭議。若發現涉嫌抄襲或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一律取消申報和評獎資格。如涉及版權糾紛,由申報者負責。
4. 填具報名表申報參賽即視同認可:參賽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參賽作品的使用權由作者與主辦單位共享,主辦單位擁有非營利性的自主出版作品集、公開展映展示、宣傳推介等作品使用權。
5. 每人每類作品報送原則上不超過兩件。
九
作品內容與格式要求
(一)科普視頻
1. 動畫(三維動畫、二維動畫、定格動畫、實驗動畫、GIF動畫、建筑動畫等)。
2. 微電影(微紀錄片、微劇情片、微專題片、微實驗片等)。
3. 特效短視頻(建筑外墻特效、3Dmapping、電影特效、舞臺特效等)。
4. 科普視頻作品形式不限,時長一般不超過8分鐘,鼓勵短小精良。
5. 視頻文件統一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
6. 隨參賽作品附創意說明、拍攝腳本。
(二)平面設計
1. 具有科學性、知識性和探究性的科普海報、插畫、漫畫、H5等多種平面創意設計形式,可以是單幅作品,也可以是系列作品。
2. 作品文件統一采用JPG格式,A4大小,分辨率300dpi。
3. 隨參賽作品附創意說明。
(三)科學攝影
1. 照片可以是單幅作品,也可以是系列作品,鼓勵創作系列作品。通過照片,或能表達一種科學現象,或能提供一個科學證據,或可以證實一個科學道理。
2. 作品文件統一采用JPG格式,大小不低于1M。
3. 作品可利用一定的影像技術進行后期制作。
4. 隨參賽作品附創意說明。
(四)科普文創產品
1. 通過創新創意設計,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對科普資源、文化用品、日常用品、工藝品等進行創造與提升,附加科普功能及價值。
2. 作品以設計圖、效果圖或照片形式報送均可,要求表現整體及局部或組合效果,單個作品文件不超過5張。
3. 作品文件統一采用JPG格式,A3大小,分辨率300dpi。4. 隨參賽作品附加產品介紹和創意說明。
(五)新媒體作品
1. 新媒體作品包括微信推送界面與交互內容設計(公眾號等)、信息可視化、VR/AR、互動裝置、游戲設計、表情包、直播(錄屏)等。
2. 作品科普主題明確,注重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在理念、內容、手段、平臺、渠道等方面具有較強創新性,充分體現新媒體傳播特征。
3. 視頻作品文件統一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圖片作品文件統一采用JPG格式,單張圖片不超過5M。
4. 隨參賽作品附設計說明。
十
大賽機構設置及優秀作品使用規定
大賽設立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負責指導大賽的組織工作;大賽設立評審委員會(簡稱評委會),負責大賽的評審工作。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負責大賽的具體實施工作。
大賽優秀作品將在省級媒體及互聯網媒體展播,部分優秀作品將推薦參加更高層次的比賽。主辦方將根據參賽作品的內容和類別制作成畫冊及光盤,在大型科普活動中及省內大型科普場館進行展示和推廣宣傳,在商圈大屏幕、移動電視終端、戶外公共電子屏等媒介上播放,提高受眾覆蓋面與作品使用率。
十一
獎項設置
1. 專業組(不含在校學生)
科普視頻類、平面設計類、科學攝影類各設:
一等獎2名;
二等獎5名;
三等獎10名。
科普文創產品類、新媒體作品類各設: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2. 大學生組(含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
科普視頻類、平面設計類、科學攝影類各設:
一等獎5名;
二等獎10名;
三等獎20名。
科普文創產品類、新媒體作品類各設: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3. 中小學生組(含中職學校)
科普視頻類、平面設計類、科學攝影類各設:
一等獎2名;
二等獎5名;
三等獎10名。
科普文創產品類、新媒體作品類設: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大賽另設優秀作品獎、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若干名。所有獲獎作品都將獲得主辦單位統一頒發的獲獎證書。
本次大賽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十二
參賽方法
大賽原則上不接受線下報名,參賽者請于2020年8月10日前將《大賽報名登記表》《大賽參賽作品授權書》連同作品一起上傳至郵箱jskpgy@ 163.com;科普文創產品類參賽作品如果有實物需展示,可自愿報送至江蘇省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秘書處。
了解大賽詳情和大賽更多動態信息,請登錄大賽官方網站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大賽微信公眾號。
科學傳播在線:http://www.scol.org.cn
江蘇省科教電影電視協會:http://jskjysxh.com
聯 系 人:王老師
電 話:025-83235769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湖北路85號705室 江蘇省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秘書處
郵 編:210009
科學傳播在線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江蘇省科教影視協會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
作者:省科學傳播中心 |
http://www.jskx.org.cn/web/artlist/81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