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們將分享大連、北京、西安三所院校師生的創作,他們分別是: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北京、大連、西安三地高校師生和全國乃至全球設計師一道,為本次抗疫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費盡心力,各院校積極調動師生力量,科普防疫知識,為武漢全民抗疫貢獻力所能及之力。院校師生于疫情中心雖遠隔千里,亦心系那里的同胞,他們積極投身公益海報創作,與眾多同學一道,為武漢打CALL,為抗疫勝注入鮮活的動力。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將挺起民族的脊梁,更是千千萬萬中國年輕人的縮影,他們必將以意氣風發之姿,鼓舞億萬國人,用青春和熱血,驅走一切陰霾,使中國之光,煥發光明。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學生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年輕人的意志,遠傳華夏每一寸土地,他們互相激勵,也互相汲取,疫情期間你我遠隔千萬里,卻有同一個名字,同學。年輕人的身影活躍在各行各業的一線,他們是逆行者身邊的得力助手,而他們自己,也在逐漸活成逆行者的模樣,年輕人的機敏與智慧閃亮在基層防疫中,筑起青春防疫長城、眾多90后奮戰在防疫一線。面對疫情,我們雖職責不同,亦有堅定勝利的信心,甘于奉獻的精神和永不言敗的堅韌。因為我們就是這樣的民族,團結協作、共克時艱。你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學校簡介:
869(大連)設計學校
第三工作室教研主任帶隊
前沿設計經驗,打破陳規來抗疫
869(大連)設計學校是一所專注二十年設計教育的設計學校,致力于為從事設計和愛好設計的相關人員提供并解決設計上所遇到的問題、難題,二十年來為社會提供,培養精英設計師兩千余名,我們希望有機會“做全中國最好的設計教育學校”。各大校區總面積近兩千余平,也寓意著學校能順利的長久發展下去能為社會提供更多能創業、就業的全能人才做出更多的貢獻。869作為大連文化創意創業產業創新實踐者,學校逐步發展成為了具備國際視野的文化創意型企業、鍛煉了一支又一支能與國際接軌的創意人才隊伍,辦學至今培養出的人才服務了眾多企業設計的重大項目。理念上,869設計教育致力于最專業的設計、一流的教育,在2012年加入大連平面設計協會,校長現任大連平面設計協會常務理事。為學生接觸最前沿的設計理念和良好的就業機會,869設計學校全力打造屬于大連設計師自己的俱樂部,吸納志同道合的人行走在大連設計的最前沿,定期邀請設計師于此進行交流分享,相互學習借鑒設計經驗,同時869的學員和老師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直接分享到最前沿的設計經驗和創作思路打破以往陳舊的學習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機會。869設計學校也擁有自己的設計公司,大量的實戰經驗讓學員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的結合,告別多數在校及畢業生面向崗位工作過程中“紙上談兵”的弱點,為各大設計公司解決了新員工二次培訓的煩惱。
指導教師簡介
楊志遠:869設計學校第一工作室教研主任,亞洲平面設計邀請展的策展團隊,在127品牌顧問公司擔任執行總監多年,曾創始大連霄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同時也兼擔任設計總監。是多個獎項以及優秀指導教師獲得者。
馬詩雨:869設計學校第三工作室教研主任,留學在韓國的DUS視覺設計碩士,馬詩雨老師主導創意是思維的靈動,是心靈的捕捉,是對生活的總結與闡釋,創意只是思維的小小轉變,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精彩與財富。熱衷于有關插畫方向的創意商品品牌的同時,也需要全方位分析與操作。帶領學生以插畫為方向獲得國內外眾多獎項。
曾獲得CIB 2017-2018全國插畫雙年展,2016靳埭強設計獎全球華人設計比賽入圍獎,HiiibrandAwards 2016/2017國際品牌標志設計大賽銀獎,第十屆澳門設計雙年展銀獎,入選第十二屆APD亞太設計年鑒等眾多獎項。
王強:869設計學校第六工作室教研主任,品牌、字體設計師。從事設計行業近10年。專注于字體設計與品牌美學,兼顧設計實踐教學。國家文化部創意人才、站酷推薦設計師、尖荷行動推薦講師、Logo大師推薦講師。
01
----------------------------
馬詩雨
《武漢加油》
02
--------------
李思陽
《不是惡魔》
03
--------------
仇嵩薦
《疫往無前》
04
--------------
黃婷暄
《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05
--------------
梁雪琴
《舌尖上的毒味》
06
--------------
劉紅艷
《守護家園,為愛逆行》
07
--------------
榮小瑜
《戰疫必勝》
08
--------------
吳冰
《催化劑》
09
--------------
閆蕾
《英雄》
10
--------------
周惟
《等花開》
11
--------------
梁雪琴
《共生關系》
12
--------------
王震東
《共生》
13
--------------
蘇鵬松
《我們齊心協力戰勝疫情》
14
--------------
劉秋彤
《請戰書》
15
--------------
彭正璇
《為新型冠狀病毒按下暫停》
16
--------------
崔一鳴
《尋光》
17
--------------
盧可心
《戰》
18
--------------
趙祉衡
《俄羅斯方塊-消滅病毒》
19
--------------
關可兒
《武“捍”》
20
--------------
胡文馨
《醫”疫”》
····································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國際設計學院
學校簡介: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國際設計學院
四大導師帶隊,學生立場各異
以真情實感,展開多視角創意抗疫
耿丹學院國際設計學院位于北京順義區,專業有視傳、環境、產品、數媒、動畫、戲美,系國際藝術設計院校聯盟cumulus成員,學院注重學生國際化視野和應用創新能力培養,其中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設計開設英文授課國際班。
導師寄語:
2020年開篇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除了主動防疫,作為設計工作者,更有責任和義務通過創意向人們傳達積極的信息和觀念。在本次以“抗疫”為主題的海報設計活動中,耿丹學院視覺傳達專業同學積極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投入創作,為“抗疫”的宣傳工作出一份力,學生們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也許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姿態,但也是設計教育一直有的一種狀態,它可以是針對一個社會事件,也可以是針對一個自然現象。它可以是荒唐的、怪誕的、毫無意義的,但仍然表現出了學生的個人立場。希望傳播出的作品能給處在“抗疫”前線的人們帶去勇氣和慰藉。愿這場戰役早日獲得勝利。
指導教師簡介
李恒,副教授,視覺傳達專業主任,先后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大廣賽、學院獎優秀指導教師,著有《動態圖形設計原理》、《影視后期編輯教程》。
張欣欣,講師,畢業于大連工業大學,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大廣賽優秀指導教師;2016北京國際設計周順義分會場主視覺設計。
夏巖楓,講師,跨界設計師,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紅點最佳設計獎得主,教育部公派留學,入選國家特殊藝術類人才培養計劃。
趙沅灃,講師,先后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和德國不萊梅藝術大學。Meta-seminar藝術項目發起人,2022北京冬奧會《申奧報告》主創成員。
北京市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學生作品
01
--------------
朱晨逸帆
《櫻花總會盛開》
設計說明:畫面展示了從“病毒”到“櫻花”的形態漸變,顏色干凈且富有視覺沖擊力,用最純粹的視覺語言向處于疫情中的人們傳遞信息,鼓舞人們:與病毒的戰役終將過去,武漢的櫻花總會盛開。
02
--------------
拉斐奧·阿里木江
《新傷風化》
設計說明:在目前來看,出門不帶口罩和出門不穿胸罩有異曲同工之處。是疫情讓人看不清,是口還是胸!
03
--------------
夏燁杰
《口“蝠”》
設計說明:中國有一句成語叫“禍從口出”,釋義:災禍從口里產生。在中國蝙蝠寓意“遍蝠”,象征幸福,如意或者幸福綿延無邊。可如今人們卻將曾經口中的福,吃成了禍。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福會變成災禍;疫情期間的聚會串門福會變成災禍。人的無知使得過年期間鄰里間溫暖的祝福,變成了大街小巷里冷冰冰的防疫標語。年的紅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年的氣氛。魯迅《華蓋集續編·再來一次》里說到:人會被自己的舌頭拖累。
04
--------------
王開膠
《戰疫》
設計說明:庚鼠年,迎新春,抗疫情,門神到,戴口罩,防病毒,戰役響,望安康。
05
--------------
黃開炫
《勿近病毒·勿進人群》
設計說明:在不清楚自己所接觸的人是否攜帶病毒的未知情況下,聚集帶來的只會是危險和傷害,海報用鞋印代表來往的人,紅色是感染者,白色是未感染者,強調病毒的傳播性,警示大家勿進人群,勿近病毒。
06
--------------
王月璇
《2020年女主角的衣柜》
設計說明:作品將換裝游戲和此次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聯系在一起。2020年,眾多年輕女性醫護人員成為此次疫情的女主角,她們來自我們身邊,和我們一樣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因職責所在,她們換下光鮮亮麗的衣服,選擇了防護服,逆風前行,向這些勇敢可愛的姑娘們致敬!
07
--------------
蔡奕晴
《負重前行》
設計說明:當曾經喧鬧的都市變成了流淚的城池,是你們沖在一線,負重前行。國有難,操戈披甲,人有危,眾士爭先。當危機來臨,就有人挺身而出,逆行而上。感謝你們用生命托起生命,感謝你們逆風而來的守護。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有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致敬所有奮戰在一線的英雄。
08
--------------
鄭陽洋
《生命不息戰疫不止》
設計說明:讓我們用心電圖波紋感受一下英雄城市武漢的發展源遠流長,對抗戰役的堅定決心,雷神山醫院搭建的中國速度,用實力告訴世界戰疫必勝!
09
--------------
董軒彰
《饕餮之禍》
設計說明: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本次疫情主要是因為人們吃野味造成的,所以將人這種貪婪的行為比做饕餮,禍從口出。最上面的蘑菇云將這次疫情比作一場戰役,嘴與蘑菇云之間的碎牙代表人們吃到的苦頭。
10
--------------
馮倩倩
《封城不封愛》
設計說明:此作品用了“萬城空巷”四字作為城市道路,中心的圓形環道與病毒相結合,說明病毒正向城市擴散。城市在內、口罩在外說明即使封城,人們也會送來支援。
11
--------------
韓子喬
《不撿蝠=不剪福》
設計說明:“福”是華夏兒女最熟悉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張貼“福”字,祈盼來年的美好。然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出現了,讓“福”破損,為了守住“福”,大家行動起來,管住嘴。
12
--------------
宋楚婷
《不聚集不傳疫》
設計說明:自疫情爆發以來,聚集性病例頻繁發生。人群的聚集引發冠狀病毒蔓延。而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做好自身科學防護,不聚集、不添亂,阻斷病毒傳播,就是疫情防控最大的貢獻。共同抗“疫”,需要你我的努力。
13
--------------
張惠茜
《科研逆行者有力量》
設計說明:科研就是現在對抗病毒的“逆行者”,本作品用手勢結合有關科學的試管,表達逆行者戰勝病毒的決心和力量非常強大,人的五個指頭缺一不可,緊緊握住方能攻克病毒。豎起的大拇指則表達對一線“逆行者”的稱贊,呼吁人們不要失去希望,有科研支持要勇敢積極面對肺炎,最終會撥開迷霧戰勝病毒。
14
--------------
張梓鋆
《禍從口入》
設計說明:未經人類長期馴養的野生動物,大多身藏不可知病毒。本次冠狀病毒肺炎是人們為了滿足饕餮之欲,捕捉并食用蝙蝠等野生動物而引來的大禍!人類反而成為病毒的獵物。不食野生動物,還其生存權,也避免自找禍端。
15
--------------
朱浩杰
《傳得越離譜,我就越可怕》
設計說明:眾所周知病毒仿佛長了翅膀,傳播速度飛快,本作品把病毒的翅膀化為耳朵,是想表達不僅病毒可怕,謠言亦可怕,雖然病毒傷害人身體,但是謠言更摧殘人心靈。
····································
西安郵電大學
學校簡介:
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劉賁教授親自帶隊
火烈鳥筑夢不停歇,抗疫創作火熱開展
西安郵電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工、管、理、經、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我國特別是西北地區信息產業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校是陜西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陜西省“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全國首批試辦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區唯一承擔亞太電信組織和東盟培訓任務的高校。
數字藝術學院成立于2009年6月。目前設有數字媒體藝術系、網絡與新媒體系、造型藝術教研室、公共藝術教研室、實驗教學中心、數字文化產業研究院等教學機構。經過近十年的積淀,學院已形成了一支以教授為引領,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3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及在讀博士10人;形成了數字品牌設計、數字影視特效、數字交互設計三個學科方向及團隊。
近三年,團隊成員主持或參與各類教學、科研項目近60項,公開發表CSSCI刊源期刊及以上論文數20多篇,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獲全國高校數字創意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5項,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獎300多項,主編編教材3部。
導師寄語:
春之伊始,百草回芽,新冠病毒突至,國人齊心掀起疫情阻擊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己心系疫情,組織自己所主持的“火烈鳥”品牌工作室的戰“疫”作品網絡展,在不到4天的時間中,學生共同創作設計作品30余幅,學生用最真摯的熱情,記錄與創作反映當前科學防控、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公益宣傳作品,有些作品稍顯稚嫩,有待提升。作品得到了西部網、今日頭條、文化新媒體、西安郵電大學公眾號平臺的等媒體平臺展示和報道。
“火烈鳥”崇尚自由,不知疲倦,為了心中的理想,從不停歇。這是我對工作室名字的由來的解釋,自己對學生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像火烈鳥一樣,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有“不知空乏為何物,長空搏擊繪彩圖”的精神。
感謝主辦單位的擔當與奉獻,策劃和組織這次團結就是力量——2020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為“愛”發聲,心手相牽,眾志成城,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用設計師的智慧抗擊“疫情”,承擔起了職業使命和設計師應有的責任。
指導教師簡介
劉賁:教授,西安郵電大學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字影像創意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電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委員;《包裝工程》雜志專家委員會委員;省政府獎獲得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主持人。
個人藝術設計作品獲獎入選情況:入選德國、美國、墨西哥、土耳其、日本、韓國、斯洛文尼亞、伊朗、波蘭、秘魯等國家、地區及各級文聯、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知名設計賽事以及邀請賽。
數字藝術學院/大學學生作品
01
--------------
董濤
《WUHAN》
設計說明:海報主視覺以武漢拼音WH為創造主體,并運用剪紙的表現形式來體現,W在鏤空的字母間所體現的是武漢市的安靜祥和,H所想表現的是夜晚的花好月圓。同時也做了字體設計武漢加油,希望病毒早日被消滅,患者早日康復,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02
--------------
張年
《防護》
設計說明:海報主視覺以口罩為基礎進行創作,提醒大家戴口罩,并且以天使翅膀為元素,致敬白衣天使。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03
--------------
張年
《拒絕野味》
設計說明:海報主視覺以蝙蝠外形進行創作,主體視覺以病毒外形體現,背景為紅色,警示人們拒絕食用野味,上方采用注射器元素,希望病毒早日消滅,患者早日康復。
04
--------------
張年
《為愛逆行》
設計說明:疫情期間雖然隔離武漢,但是我們的政府我們的白衣天使,我們的民營企業,各行各業,都在為愛逆行。主視覺通過字體設計逆行武漢表達,致敬最美逆行者。
05
--------------
張年
《止步于此》
設計說明:主視覺采用二維碼,疫情期間雖然我們隔離武漢,但是不隔離愛,大家通過手機網絡對武漢時刻關注,我們雖然止步于武漢,但止不住愛。
06
--------------
鞏柯驛
《安全信號》
設計說明:用不同大小的口罩整齊有序的擺放成手機信號的形式,手機信號越好表明信息瀏覽更加流暢,同理肺炎期間口罩是能代表人民安全系數的保障。口罩“信號”越好就代表越來越安全。
07
--------------
鞏柯驛
《終將成為歷史》
設計說明:相機拍攝記錄的永遠是歷史。追溯人類與各種病毒抗爭的歷史,不論病毒有多猖狂人類都會奮力抗戰迎接勝利。所以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決勝的意念,抗爭到底。
08
--------------
李曜詞
《防疫小tips》
設計說明:提醒大家加強防范意識。
09
--------------
賀乙
《紅色的希望》
設計說明:紅色的希望(系列):危機重重的武漢,蝙蝠傳播了冠狀病毒,在病毒的和后面依稀有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身影不管病毒有多可怕,我們中國的的醫務工作者會眾志成城,和中國人民一起面對病毒,打倒病毒。用注射器當作古代神話射日的弓箭,病毒類似于神話中的太陽形象,由于后羿射了九個所以途中只有九個了,意思是一個病毒也不要留下。也運用了一些版畫的表現手法,運用紅色,是因為紅色有警示作用。
10
--------------
單柏茗
《家國同心》
設計說明:一月原本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因為疫情讓我們的心比以往都更加的緊密,全民戰疫,家國同心。休息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恢復盛世。
11
--------------
楊晗馳
《守護》
設計說明:作品名為《守護》寓意有你守護,有愛陪伴。新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一線救護人員日夜作戰,這張圖片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護士陳穎奮戰一線推遲婚期與男友只能隔玻璃相見,放下心里的想念,隔著病房玻璃的一吻。人民有我的守護而我有你愛的陪伴,一起加油抵抗疫情。星星代表著希望,心中有愛有希望我們一起等你春暖花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12
--------------
田欣榮
《無聲之戰》
設計說明:病毒一出,人心惶惶,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理性對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傳謠,不造謠,拒吃野味,勤洗手,常消毒,帶上口罩,守護自己,就能保護好千千萬萬的人們。前線的醫務人員和我們一起攜手共同進退!所以,這場無聲之戰,我們一定能贏!
13
--------------
鄭樂琪
《百毒不侵》
設計說明:我們偉大的醫護人員,每天都在最危險的地方戰斗保護著我們的生命,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醫生手上的針管就是戰士的彈藥身上的防護服就是戰士的防彈衣,為我們在前線和病毒斗爭,我希望每個醫護人員都可以百毒不侵。
聲明:本活動作品版權歸屬署名設計師本人所有,作品涉及的版權等問題請聯系署名設計師,本活動的解釋權屬于組委會。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5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