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活動識別:各種商業性活動等標志及系列應用作品
全場大獎Grand Prize、
ico-D Excellence Award
24節氣&10傳統節日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鄭中中國大陸
24節氣&10傳統節日
金獎Gold Award、
評審特別獎Judges'special award
物料對折|Origami X Materials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FAN SHUI LUN中國香港
物料資源中心為了提高設計師們對折紙運用的可能性、了解折紙的結構原理和物料上的選取,特別展出各種折紙設計,希望設計師們可以從中吸取靈感,為未來的生活設計有切實的功用的作品。除了展出各種不局限于物料和折疊方式的設計概念,更透過展覽的互動,從中學習折紙的結構、折合的方式、不同的原材料和各種經過精密的計算設計,將種種不同的折紙元素為生活帶來各種驚喜,當中有些不斷改變外形提升觀感,而有些則提供實際功能為解決生活上的不同問題。主視覺利用折紙設計來改變紙的質量,將原本平面的紙帶來成為立體的效果,設計中的圓形存在于平面和立體之間,傳遞著折疊轉化的過程對折紙設計的重要性。
銀獎Silver Award
新竹動物園(無圖片來源)
設計王德明,羅梓綺,林柏志,賴逸軒中國臺灣
新竹市為臺灣重要科技產業城市,為吸引年輕人才移居,市政府致力提升當地居住環境品質。「新竹動物園」作為新竹市中心的綠肺,是促進人與自然交流的重要場域。全新的新竹動物園以「類棲地」模擬動物真正的自然生長環境,透過天然屏障取代獸欄,打破以往「單一物種棲息」的模式,拉近動物與動物、動物與人群之間的距離。讓四季更迭候鳥群居、鹿群相追逐成為日常風景,型塑友善動物、包容生命的自然場域。識別設計以年輕化的線條,將園區具代表性動物串連在一起,傳遞新竹動物園生態共生,城市共存的包容精神。
銅獎Bronze Award
心渡游A Journey of the Mind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陸國賢中國香港
『西游』是一個生命旅程,一段人生經歷。過程千變萬化,從開始至終結,從低谷至高峰,都可令人獲得深切體會和共鳴。展覽取名為『心渡游』,意為從心出發,將這趟觀賞/游歷之旅比作撐船渡岸,帶觀眾走入《西游記》的角色選擇中;另一個意思是希望《西游記》這艘渡船所載的反思,可在觀眾的心里激起漣漪。展覽將藝術,文學,生命教育結合,讓觀眾學習《西游記》不同角色的正向生命態度,然后逐漸學懂欣賞自己的生命;透過現代藝術表現手法,打破傳統中國文學的沉悶形象,以全新角度重新欣賞中國古典文學,重拾個中價值。尤其希望讓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反思生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整個展覽是由『心海』作為主導概念,象征著人生就像波濤般帶有高低起伏,像《西游記》中角色的游歷一樣,令參觀者可以代入故事角色的心態,感受用心去影響生命的意義。『生命游歷,心渡潮汐』是一個希望參觀者看完這展覽能得到的訊息。在策展內容設計上,基于《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運用文字貫通整個展覽,由文字設計來演繹文學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展覽將文字設計故事化,令《西游記》的節錄以視覺化的方式重現參觀者眼前。展覽再運用了不同的文字設計構圖去表現個中的情緒,不但視覺上充滿沖擊,更賦予參觀者一個思考空間。
新秀獎Youth Award、
臺灣美術設計協會GDA-ROC Award、
評審特別獎Judges'special award
Projects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蔡東宏,許琇鈞中國臺灣
2018年教育部美感教育計劃成果展規劃之活動識別。在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劃五年中的成果,一場場的美感教育課程,一次次的折下生活中每一刻的記號。透過主視覺中的折角識別,將發掘的美折下記號,得以日后找尋進而分享出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課,探索出不同美感要點,折下日后應用的記號。此計劃的核心為:發現、探索、應用。主視覺概念以對角線折角為發現美學重點角度;撞色色塊代表探索生活多樣觸角;而折下的動態過程象征實際應用練習方能成就角色。中文標準字體利用線條黑體,架構出頭角崢嶸的美感。色彩規劃上則以發現事物的熱情紅色為代表色,探索廣度的自由藍綠色為核心色,應用知識的根基大地色為輔助色。以色彩群組為概念系統,打破單一顏色為主的視覺規劃,體驗動態識別與展覽互動的可能性。
臺灣優選獎Taiwan distinction award
Body Making手造工藝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蔡東宏,許琇鈞中國臺灣
2018年臺灣文博會Body Making手造工藝展規劃之活動識別。以文字工藝來講述手造工藝的時間份量。從2018年臺灣文博會年度主題「從身體創造Body Knowledge」的脈絡,延續本體(Body)感受的探討,從本質尋找視覺發展的線索。文字,平面構成的最基本要素。字體就如同人類身體,各種字體擁有不同面貌與表情。人們以「過去」、「現在」和「將來」來描述時間,如同字的前后出現關系與筆畫的先后順序。借由書寫累積的手法來增加對時間的感知力,讓字體呈現時間同時擺動身體展現視覺樣貌。展墻與展示臺的資訊處理與主視覺識別一致性加深記憶度,以相同系統的識別串連展覽體驗,同時呼應工藝是透過不斷重復的動作,累積出的美
優選distinction
JCCAC手作市集2018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劉建熙,趙紫瑩,葉子晴,楊子凌中國香港
JCCAC手作市集是每季舉行一次的周末大型手作市集,作為手作人展示及銷售自家設計手作產品的平臺。手作市集現已成為城中手作人和手作愛好者的聚腳點,彼此交流分享精心創作的成果,為繁囂的都市注入一股小清新。
優選distinction
萬馬奔騰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鄭中中國大陸
萬馬奔騰
優選distinction
生命教育研討會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陳仕宏中國大陸
生命教育研討會,是為[面包屑團隊]所策劃圍繞‘生命教育’為題的藝術交流活動。面包屑團隊是致力于兒童‘生命教育’的非盈利組織,‘面包屑’所指的即是面包被食用過后所遺留下來的細屑,就像生命的痕跡一般。在這次研討會的視覺設計中,從團隊的名稱中提煉要素,以‘面包師傅’的形象為主體,整體形象均為手繪手寫完成,手作形式帶來的粗糲感和童稚感,正是本次研討會的對象與重點所在。
優選distinction
Creation Kids Lab.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Akiko Sekimoto日本
這是一個兒童設計工作坊活動的標志設計。為了引起孩子們和家長們的興趣,這個標志采用了友好和柔和的明亮顏色作為場地和通知工具的主要視覺效果。
優選distinction
移分子-節日計劃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陳仕宏,林柏璿,范宜蓁中國臺灣
移分子透過節日讓臺灣人更加瞭解移工的背景文化,也借此拉近臺灣人與移工的關係。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是在臺移工人數比例最多的四個國家,分別為這四國設計了一套節日視覺系統,通過視覺插圖設計使之更為直觀的感受和瞭解這些節日的樣貌,並將這些視覺插圖應用在行事曆上,以行事曆作為載體傳遞兩者關係的同時,也讓兩者感受到生活同一片土地上雖角色不同,但我們不分彼此、互相照顧。
優選distinction
拼貼.再來|Collage Again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FAN SHUI LUN中國香港
《拼貼.再來》是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物料資源中心策劃,聯同來自日本的環保物料品牌poRiff展出多件『升級再造』的產品。這種物料從日本膠袋廢料轉化而成,生產過程需要人手不斷剪裁和拼貼,所以由物料到制成的展品都是經過不同人士的親手制作,希望為參觀者帶出對環保生活的設計和物料升級的啟發性和獨特性。主視覺使用了poRiff制作物料的方式-拼貼,需要人手不斷將日本膠袋廢料剪裁出各式各樣的形狀,再重新拼貼成獨一無二的圖案。為了向應品牌的環保概念而取消印刷紙質海報,選擇以日本膠袋模板制作出放大版的袋裝海報作為展覽宣傳品,希望觀眾獲得海報的同時繼續提醒如何善用膠袋。
優選distinction
Typomania Festival 2018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設計Stefan Lashko,Valerii俄羅斯
國際排版節是一年一度的排版、排版、書法和視頻活動。節日的目的是收集和連接盡可能多的類型球迷,并把他們變成一個專業的社區。對于今年的音樂節,我們決定繼續嘗試眾包設計。我們建立了一個網站,為2018年打印癖的標志生成設計簡報。任何人都可以訪問這個網站,得到一個由四個參數隨機生成的摘要:表單、比例、字體和關鍵字。然后我們使用了所有這些人們發給我們的標志作為視覺識別的基礎。9個最佳標識被制作成燈箱獎杯,頒發給視頻比賽的獲勝者。今年電影節的主題是“東西”,所以我們的目標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合作,嘗試用視覺形式的通用語言與他們交流。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354856867_48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