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實現“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城鄉人居生態環境建設新路徑。全國大學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將開啟【社區花園賽道】,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緊密圍繞創建花園城市建設要求,助力全國花園城市建設。
為提升園林學子與行業從業人員的設計創作能力與實踐建造能力,弘揚工匠精神,茲定于即日起啟動全國大學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社區花園賽道】征集,并于2025年10月下旬提交參賽文件。
2023年與2024年,全國大學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經評估審批連續入選《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原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競賽目錄,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認可的唯一一個以花園設計為主題的全國性高校專業賽事。2025年創新開設【社區花園賽道】,我們誠摯邀請國內外關注社區營造、社區花園領域的高校師生共同參與到本次競賽的設計與建造活動中來!
01
競賽主題:百姓園林,共生發展
本屆全國大學生花園設計建造競賽【社區花園賽道】行動主題為“共生發展”,以社區這一城市基本單元為載體,匯聚社會各界力量,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區、社區與城市之間的和諧共生之道。
“共生發展”,既是尊重自然規律,讓社區花園成為承載本土物種、維護生態平衡的綠色空間,實現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搭建鄰里交往的平臺,讓居民在共同參與花園設計、營造與運維中增進理解、凝聚共識,構建守望相助的社區共同體;更是推動社區與城市協同進步,通過社區花園的微更新,激活城市空間活力,促進城市功能完善與品質提升。主辦方期待每一位參與者都能以創意為筆,以行動為墨,在社區花園的方寸之間,勾勒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區鄰里溫情共融、城市發展持續共進的美好圖景,為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城市貢獻力量。
02
競賽組織形式
競賽組織分為2個階段
?第一階段:方案設計征集、評選,確定獲獎作品
?第二階段:頒獎
03
競賽征集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
指導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主辦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
承辦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中國園林》雜志社
《風景園林》雜志社
04
建造方案征集
CALL FOR ENTRIES
本次花園設計建造競賽主題為“百姓園林,共生發展”,設計師可在全國自行選擇合適場地,選用可持續的搭建材料和搭接方式,設計并建造一座小花園,建議場地面積5~20平方米,面積不限(僅供參考,考慮到行動小組的實際情況不設限制,評分依據不以面積大小為準)。參賽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重點聚焦設計的創新性、功能性及與環境的融合度。
主題闡述:百姓園林,共生發展
本次花園設計建造競賽主題為“百姓園林,共生發展”。秉承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發展理念,以待改造升級的社區綠地空間為媒介,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為居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場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同時,發動基層力量參與共建共治共享,能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社會文明和諧,體現城市建設中的人文關懷。探索共建居民、自然、社區多方協同共生的創新路徑。
材料選擇:
1)秉持共生發展主題,以可回收、可降解材料為主要選擇,注重環保性與成本節約;
2)鼓勵利用回收廢棄物進行改造再利用,通過創意設計賦予廢棄物新價值,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與終端排放;
3)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不可拆卸再利用的材料(如鋼結構、混凝土、水泥砂漿等)。
建造要求:
1)植物選擇:優先選擇鄉土植物,減少養護成本,且可有效避免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2)結構安全:花園設計若涉及到結構裝置,需保證堅固、牢靠,能承受自然風雨等外部環境影響,在設計、安裝、使用和拆除過程中要確保安全性,避免發生意外傷害;
3)可持續運維:可持續運維期建議7天以上(運維效果將作為評審標準之一),需完成植物日常養護、結構穩定性檢查、舉辦共建活動等基礎運維工作。
05
競賽參賽人員
1)本次競賽面向國內外風景園林及相關專業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鼓勵跨國、跨校、跨專業合作參賽。
2)所有組別均須以小組形式報名參加方案征集,小組人數限于5-7人(含5人與7人),每個小組須確定1名指導教師。同一參賽者僅可報名一組參賽,不可參與多組報名,且每組團隊只能提交1份作品,否則所在組均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各組花園需由團隊成員親自設計并參與現場搭建。
06
競賽參與方式
小組提交作品后,通過專家集中評審確定一等獎1組、二等獎2組、三等獎3組、特別獎項(擬定6項)。
07
花園季競賽與建造流程
2025年10月20日前:競賽征集與報名
1)由學生自由組隊報名;
2)關注“風景園林雜志”(ID:LAmagazine)和“北林園林資訊”(ID:beilinyuanlinzixun)微信公眾號或《風景園林》雜志官網(www.lalavision.com),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3)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10月20日23:59(北京時間),須確定指導教師及團隊成員名單。報名后將得到一個小組號,由組委會通過電子郵件告知參賽者。
2025年10月28日前:設計方案提交
1)成果內容及要求
以下成果文件按要求打包成一個文件夾進行壓縮,壓縮包命名方式為“小組號.zip”,如:C001.zip(報名成功后組號由組委會郵件回復)。所有文件中不得出現任何透露作者、指導教師及所屬學校與單位的內容。
a.A0展板設計
?展板命名:組號-展板.jpg,如:C001-展板.jpg
?圖紙要求:設計方案排布于一張橫向A0圖版上(高841mm,寬1189mm),JPG格式,分辨率300dpi,文件大小不超過30M。圖版中應包含設計圖、設計說明、共建過程記錄以及花園建成實景,文字須為中英雙語(或英語)。
b.匯報PowerPoint(轉pdf文件)
?文件命名:組號-匯報文件.pdf,如:C001-匯報文件.pdf
?文件要求:提交pdf版本文件,統一設置為16:9寬屏比例,頁面數量限制35頁以內。
?過程提煉與共生亮點:簡要梳理項目過程,突出在促進社區多元主體共生發展方面的獨特做法與顯著成果。
?共生發展:緊扣主題闡述如何從空間營造到產生社會影響,其中產生的社會作用及產生的路徑。
?可持續路徑:闡述花園當前及后續的自主持續性運營機制,重點說明不同主體(如居民自治組織、社區商業、公益機構等)如何共同參與運營,形成長期穩定的共生發展模式,涵蓋新建點位與既有點位的可持續改造重建。
?特色主題闡述:從社區花園設計、營造、運維的不同階段,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健康等多個層面,深入闡述共生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與實踐成果。
?重點提煉與創新意義:成果內容應聚焦于總結項目在發起、參與、運維及效果總結過程中,最具創新價值且對社會共生發展有重要意義的部分,并圍繞這些重點展開詳細闡述。
c.匯報視頻錄制
?文件命名:組號-匯報視頻.mp4,如:C001-匯報視頻.mp4
?視頻要求:錄制10分鐘以內的MP4格式PPT講解視頻,文件大小控制在500MB以內,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080P),匯報人請勿露臉。
?視頻錄制根據匯報PowerPoint進行講解,在時長限制內可增加共建過程的視頻片段(共建過程視頻片段不超過3分鐘)。
?清晰闡述文檔內容,梳理花園在促進共生發展方面的方法、效果及共建邏輯,突出項目的重點與特色。
d.照片2張
?照片命名:組號-活動精選照片.jpg,如:C001-活動精選照片.jpg
組號-建成花園實景照片.jpg,如:C001-建成花園實景照片.jpg
?照片要求:提交JPG格式照片,每張比例橫版3:2,每張照片文件大小控制在5-10MB,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確保照片清晰可放大查看。
?拍攝內容為1張活動精選照片+1張建成花園實景照片
2)方案提交截止時間:
2025年10月28日23:59(北京時間)。
3)方案提交郵箱:
tjlandscape2018@126.com。
2025年11月上旬(時間待通知):
方案評選
1)遵循公平、合作互助、多維度評價的原則,評審老師評分時將綜合多種因素,考慮共生發展、特色主題和共建總結三個方向進行最終打分。
2)小組提交作品后,通過專家集中評審確定一等獎1組、二等獎2組、三等獎3組、特別獎項(擬定6項)。
2025年11月上旬(時間待通知):
頒獎儀式
組委會將于11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擬定舉行線上頒獎儀式,并為獲獎團隊頒發證書。
08
競賽參賽規則
1)參賽者同意并遵守本競賽通知的內容及競賽規則,違反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競賽組委會對競賽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2)電子圖紙中不得出現任何有關設計者姓名和設計機構的文字或圖案,不符合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3)競賽組織方擁有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它版權權利,包括但不限于發行權,展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出版權等,設計方具有署名權。
4)所有參賽者需確保自己所提交的作品為原創。
5)參賽者不得接受競賽評委任何建議與指導,違反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09
競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郵箱:tjlandscape2018@126.com
聯系人:霍老師
聯系方式:021-55897175
(請工作日聯系10:00-17:00)
https://mp.weixin.qq.com/s/H63FdhcNxQDscRQiemNB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