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
創新大賽賽項規程
一、賽項名稱
賽項名稱:2025年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創新大賽
二、競賽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安徽省教育廳
承辦單位:安徽師范大學
協辦單位: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
三、競賽目的
通過大賽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茶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探索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新途徑和新方法,推動安徽高校教學改革,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競賽內容
(一)參賽條件
具有正式學籍的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和高職高專學生),專業不限,均有資格報名參賽。
本次大賽以學校為基本參賽單位統一報名參加決賽,不區分組別。
(二)參賽類別
1.團體賽
包括茶文化知識競賽、創意茶藝表演和茶文化創新作品競賽三個單項。
2.個人賽
包括茶文化知識競賽、創意茶藝表演和茶文化創新作品競賽三個單項。
(三)參賽要求
1.各參賽高校應有一個明確的管理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報名和組織比賽。校內初賽期間,參賽學生可直接聯系學校相關負責老師報名。
2.大賽以團隊或個人形式參加,參賽團隊由3-5人組成,各參賽高校遴選推薦參賽團隊1組,參賽個人1名。參賽選手不可以同時報名參加團體賽和個人賽。
3.每個團隊或個人需配備1-2位指導教師,一位指導教師最多可以指導2個團隊或個人。為保證大賽公平公正,大賽組委會、專家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及秘書處成員不得擔任指導老師。
4.茶文化創新作品以視頻、PPT、文檔等電子版形式提交,文件名統一為:學校名+團隊名/個人名+作品名,其中提交的作品中不得出現學校和個人信息,于報名截止日期前(2025年9月10)提交到大賽郵箱。
5.報名后一般情況下不得更換選手、更改團隊名稱、更改創意茶藝表演和茶文化創新作品的名稱等,如確因不可抗力需變更,應征得大賽秘書處同意。
五、競賽流程
本次大賽分為初賽和決賽。
(一)初賽。由各參賽高校自行組織,推薦優秀選手參加決賽。
(二)決賽。由兩個環節組成:
1.網絡評審。參賽選手是全部參賽團隊和個人。競賽內容是茶文化創新作品。
2.現場評審。參賽選手是全部參賽團隊和個人。競賽內容包括:茶文化知識競賽和創意茶藝表演。
決賽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9月10日。
決賽報名郵箱:1962864055@qq.com
六、成績評定
(一)評分標準
1.茶文化知識競賽(占總成績20%)
團體賽全體隊員均需參加茶文化知識競賽,團隊成績為全體隊員成績的平均分。
閉卷筆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填空題,筆試環節將采用線上答題系統進行,所用平臺另行通知。
參考資料:
(1)丁以壽主編,《中國茶文化概論》,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系列教材,科學出版社,2018年。
(2)“2025年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創新大賽”試題庫(附件1)
2.創意茶藝表演(占總成績40%)
創意茶藝表演強調用科學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同時要求展示的過程優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態美、動作美,要求結果美與過程美完美的結合,讓欣賞者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享受。
參賽團隊或個人自創茶藝,設定主題、茶席,將解說、表演、泡茶融入其中。
3.茶文化創新作品(占總成績40%)
茶文化創新作品要求:
(1)主題要求:
茶文化創新作品需立足于中國茶文化發展的大背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茶”統籌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弘揚茶文化為引領,關注茶產業的興旺發展,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
(2)內容要求:
茶文化創新作品在內容上要求以中華茶產業為載體,以茶為主題,圍繞三大類型展開:
?茶文學藝術作品類
內容包括涉茶主題詩歌、散文、小說、影視戲劇劇本、書法、篆刻、雕塑、繪畫、音樂、歌曲、微電影、影視戲劇表演、攝影等。
?茶文化產品創意設計類
內容包括茶葉及茶文化產品包裝設計、茶館及茶空間建筑設計、茶館及茶空間裝潢設計、茶具設計及產品、茶文化網站網頁設計等。
?茶文化創業企劃類
內容以弘揚茶文化為引領,以做強茶產業經濟為目標,統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創作“茶+文旅”、“茶+科技+產業”等新型融合業態發展的案例及作品。
個人賽作品不得與團體賽作品重復。
茶文化創新作品(網絡評審)的評分要求包括:(1)茶文化創新作品必須符合茶文化的主題,內容完整,創意新穎,見解獨到,思想深刻,與現實聯系緊密。(2)根據文本和作品的主題立意、創新性、思想性、實用性等要素,綜合評分。
茶文化創新作品現場演示及答辯環節的評分要求見表3。
image.png
(二)評分方法
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本次競賽各項成績按照百分制計分。
決賽前兩個環節總成績計算方法:
總成績(分)=茶文化知識競賽成績(現場筆試)×20%+創意茶藝表演成績(現場評審)×40%+茶文化創新作品成績(網絡評審)×40%。
七、獎項設定
1.團體賽和個人賽分別根據參賽數量按照以下比例設置獎項:
一等獎10%、二等獎20%、三等獎30%。
2.授予獲團體賽和個人賽一等獎的指導教師為“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3.按照參賽高校數量的20%設置“優秀組織獎”。
八、競賽環境
(一)競賽場地
詳見大賽決賽通知。
(二)競賽場地布置
1.競賽場地內有多媒體播放設備,分設表演區和觀看區,充分滿足表演和觀看需要;
2.競賽場地內提供開水、茶桌等常規參賽用品,茶具、茶葉、背景音樂、服裝等須選手賽前自備;
3.競賽場地內設置背景板、宣傳海報等,營造競賽氛圍。
九、競賽須知
(一)參賽者須知
1.所有參賽選手必須使用真實學生身份報名參賽,如實填寫姓名、所在學校、年級專業、學號、身份證信息、聯系方式(手機號、QQ、郵箱)等,如冒用他人姓名報名參賽,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賽資格。
2.決賽報到現場將根據賽前提供的選手信息進行現場核對和資格審查,如在資格審查中發現信息不符,將禁止其參加決賽。如未按規定時間報到,將視為自動放棄參加決賽資格。
3.為保證評分公平公正,大賽采取匿名評審。在創意茶藝表演和茶文化創新作品中,不得出現學校和個人信息,否則扣分。
4.賽前組織參賽團隊和個人抽簽,確定創意茶藝表演出場順序。
5.參賽團隊和個人須提前30分鐘到達比賽現場報到,比賽開始后不得入場參加比賽,報到時應持本人身份證和學生證,佩戴大賽組委會簽發的參賽證。
6.比賽時,除競賽所需自備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帶入競賽現場。不得在賽場內大聲喧嘩,不得作弊或弄虛作假;若因選手原因所造成設備故障或損壞的,無法進行比賽,裁判長有權終止比賽;若因非選手原因造成設備故障的,由裁判長視具體情況做出重新比賽的裁決。
7.比賽終止,不得再進行任何與比賽有關的操。
8.主辦方不承擔因參賽作品所導致的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糾紛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9.選手應遵守競賽規則,遵守賽場紀律,服從大賽組委會的指揮和安排,愛護競賽場地的設備和器材。參賽者若違反本規則的任何條款,組委會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在競賽結束后發現問題,將取消其競賽成績,收回獲獎證書,同時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10.本次大賽不收取報名費,參賽選手食宿、交通費用自理。
11、參賽的領隊對本校參賽成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負責。比賽期間發生意外事故,發現者應第一時間報告賽事秘書處,同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態擴大。
(二)工作人員須知
1.大賽專家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秘書處等受大賽組織委員會領導。賽事秘書處全面負責本賽項的籌備和實施工作;專家委員會負責本賽項的技術工作、評比及總結;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賽項的申訴與仲裁工作。
2.大賽全體工作人員必須服從大賽組織委員會統一指揮,認真履行職責,做好服務工作。
3.全體工作人員要按分工準時到崗,盡職盡責做好份內各項工作,保證評審順利進行。
4.工作人員不要在評審場內接聽或打電話,評委在工作期間一律關閉手機。
十、賽事安全
賽事安全是技能競賽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是賽事籌備和運行工作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賽項組委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大賽期間參賽選手、指導教師、工作人員及觀眾的人身安全。
各參賽學校要給離開學校駐地去外地參加現場競賽的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集體購買保險,保證教師和學生人身安全。
十一、申訴與仲裁
1.申訴
1)參賽隊對不符合競賽規定的軟件,有失公正的評判、獎勵,以及對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等,均可提出申訴。
2)申訴應在競賽結束后2小時內提出,超過時效將不予受理。申訴時,應按照規定的程序由參賽隊領隊以親筆簽字同意的書面報告(可以是電子版形式)向仲裁委員會遞交書面申訴報告。報告應對申訴事件的現象、發生的時間、涉及的人員、申訴依據與理由等進行充分、實事求是地敘述,非書面申訴不予受理。
2.仲裁
1)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訴報告后,應根據申訴事由組織專家復議,3小時內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訴方,告知申訴處理結果。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結果為最終結果。
2)申訴人不得無故拒不接受仲裁結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過激行為干擾賽場秩序;仲裁結果由申訴人簽收,不能代收;如在約定時間和地點申訴人離開,視為自行放棄申訴。
3)申訴人不得因提起申訴或對申訴處理意見不服而停止比賽或滋事,否則按棄賽處理。比賽不因申訴事件而組織重賽。
十二、賽事宣傳
指定專人負責大賽協調、宣傳事宜,建立大賽QQ群和大賽網站。
聯系人: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
聯系電話:0553-5910688
大賽QQ群:965791273(2025大學生茶文化創新大賽)
大賽郵箱:1962864055@qq.com
鏈接
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辦公室關于發布2025年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創新大賽賽項規程的通知_安徽省教育廳
2025年6月21日
來源:安徽省教育廳
https://mp.weixin.qq.com/s/tVSHnYFNmGun66PPTbOS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