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世界海洋日暨海洋宣傳日活動之一,已成功舉辦13屆,也是國內唯一以海洋文化創意為主題的公益設計賽事。大賽旨在普及海洋知識、傳播海洋文化,通過海洋文化創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海洋意識提升。
一、大賽主題:和美海洋
“和”體現人與海洋的和諧共生,倡導和諧的海洋文化;“美”則聚焦海洋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描繪了人海相融的和美圖景。“和美海洋”吸取了“天人合一”的中華哲學精髓,體現了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以深邃的人文視角與務實的實踐導向,描繪了海洋文化的發展藍圖。
二、大賽定位
大賽旨在通過海洋文化創意交流,以競賽、展覽、論壇等方式,打造有深度、有廣度、國際化的設計盛會,呈現中國與世界海洋文化的交流互鑒,推動海洋文化建設與交流,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大賽圍繞完善學科交叉的海洋設計教育模式、構建數字智能時代社會創新體系、搭建全球藍色經濟文化合作平臺三個方面,從海洋人文、生活、科技、產業等多元視角構建國際化視野的海洋設計、應用、傳播體系。大賽提倡藝術、科技與商業的跨界創新,搭建當代海洋創新設計評價、推廣合作、落地轉換的國際化平臺。
三、主辦單位
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中國海洋大學、自然資源部北海局、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四、承辦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創意設計發展中心。
五、支持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各大院校: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同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江南大學、福州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鄭州輕工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曲阜師范大學、山東藝術學院、北部灣大學等上百所高校。
六、參賽對象
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含港、澳、臺及其他國家高校學生)均可參賽。支持個人或團隊報名,參賽團隊組建靈活開放,支持跨校組合,每支隊伍人數2-4人。
特別說明:允許2025屆畢業生(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參加本年度大賽。
七、參賽類別
圍繞海洋相關內容,大賽分為非命題賽道、命題賽道。
(一)非命題賽道
本屆大賽參賽類別分為:平面設計、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媒體動漫、AIGC創作賽道5個賽道。
1.平面設計
包括但不限于:主題海報、公益海報、商業海報、品牌設計產品包裝等。
2.景觀設計
包括但不限于海洋景觀設計、海上平臺集裝箱空間、濱海景觀(概念)設計、海濱民宿設計(非命題)、海洋展覽(博物)館等。
3.產品設計
包括但不限于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時尚服裝、海洋文創、海洋休閑等。
4.媒體動漫
動畫設計、微視頻/短片、交互設計作品。
該賽道設置最佳傳播獎,參賽選手通過微博、微信、小紅書、抖音、B站等媒介發布參賽作品創作過程,并需要 全國大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官方賬號,并標記#官方話題。
5.AIGC創作賽道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海洋主題創意內容,包括圖像、影像、文本、音樂等跨媒介形式,需體現AI技術與人類創意的協同創新,注重原創性與倫理邊界。
(二)命題賽道(待定)
八、參賽流程
1.登陸大賽網站閱讀征稿參賽須知,確定選題;
2.根據選題完成作品創作;
3.作品完成后在系統注冊并填寫相關信息,上傳作品、生成作品編號并下載信息表(一名參賽學生提交多件作品的,按照“一件一碼”的原則,每件作品都需要上傳、生成編號、下載信息表)。
重要提示:所有參賽作品均在網上提交并生成唯一編號,作品不需要打印和郵寄。
九、作品報送
1)平面設計、環境景觀、產品設計等先在網站注冊作者信息(選擇組別,類別要正確),按照要求上傳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3M左右、A4畫面,系列作品不得超過4幅,請用PC機器,360瀏覽器上傳。手繪作品拍照掃描轉成JPG格式。
2)數字媒體中微視頻/短片類,拍攝工具及制作軟件不限,時間60秒至180秒以內。畫面寬度不小于600—1200像素,片子不要出現倒計時和學校及作者信息。成片flv或wmv格式,圖像大小1181×591,作品文件不要超過100M。作品截圖9幅,JPG格式,尺寸5×10cm,RGB模式,每幅不超過1M,分辨率300dpi,在網站系統上傳提交作品。
3)AIGC類
圖片類:請提交5張或以上成系列的套圖,不接單張圖片,JPG格式,每張不超過5MB;
視頻類:視頻長度1-3分鐘,高清MP4格式,文件不超過500MB;
創作過程:請用PDF形式,提交創作過程描述,包含創意說明、提示詞、滾圖邏輯、工具組合等。
十、報名時間及費用
本次大賽公眾報名截止日期為2026年4月2日12時(北京時間),逾期概不受理。
公益賽事,不收取任何費用。
十一、評審辦法
大賽設初評、復評兩個環節。作品征集結束后,組委會將組織專家開展評審,最終獲獎名單及作品將于大賽網站公示。
十二、獎項設置(總獎金額:40萬元)
十三、聯系方式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郵編266100,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創意設計發展中心,電話:0532—66781828。
QQ教師群:261509993請將昵稱改為:“學校+姓名+教師”。
QQ學生群:217421961 238255273請將昵稱改為:“學校+姓名+學生”。
大賽官網:http://mcd.ouc.edu.cn
大賽微信號: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附件1:全國大學生第14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征集通知的紅頭文件發布函(詳見大賽網站)
附件2:法律審查意見(詳見大賽網站)
十四、參賽須知
參賽者在提交作品前要閱讀并遵守比賽規則,作品提交后視為參賽者同意并遵守比賽相關規定;
(一)知識產權
1、參賽者確認擁有提交作品完整著作權及版權,確認作品沒有轉讓或許可給任何個人或機構。參賽者要確認作品的原創性,主辦方不承擔因為作品侵犯他人(或單位)權利而產生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由參賽者承擔。
2、所有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歸參賽者所有,獲獎者未經組委會許可不得將作品轉讓或授權給任何第三方,組委會在大賽期間及之后的活動相關事宜中,免費享有參賽作品的展覽權、復制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著作財產權,修改權等著作人身權,以及專有出版權,無需與參賽者另行簽訂新的授權協議,上述權利非經組委會同意不可撤銷。組委會享有免費使用,有出版、復制、創意設計及修改權利,該項權利永久不可撤銷。
3、作品若遭受侵權,作者配合組委會進行維權追訴;若有特殊保密要求,參賽方需在報名完成后的5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否則視為可公開作品,組委會不承擔由于公開展示所導致的損失。
4、如獲獎作品存在知識產權瑕疵或爭議的,組委會有權撤銷獲獎資格,召回獎狀、獎杯等榮譽,追回獎金。如因參賽作品存在知識產權瑕疵或爭議造成主辦方、承辦方等單位經濟、名譽方面損失,主辦方、承辦方等有權要求相應參賽者賠償,賠償范圍包括但不限于經濟損失、名譽損失、訴訟費、律師費、保全費、鑒定費等費用。
(二)報名信息
1、參賽者須使用實名報送,不得使用化名。報名信息須如實填寫,一經提交不可自行修改。如參賽者在提交后發現報名信息填寫有誤的,需于當年度頒獎典禮前提交正式的參賽信息紙質變更申請材料。報名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組委會有權撤銷該作品的參賽資格及榮譽,并追回獎金。為保障評審工作的有序進行,組委會及評審委員會有權根據賽事規則及作品實際情況,調整作品的參賽組別及參賽類別。
2、作品不許使用國旗、國徽、地圖、人民幣等圖形,作品禁止帶有宗教色彩。
(三)結果通知
所有評審結果等重要通知將通過官網報名系統發布,獲獎名單在評審結束一周內在大賽網站公布并公示,發現有抄襲現象的作品,主辦方有權取消獲獎資格,在網站公布并通知所在學校處理。請參賽者密切關注賽事官網。參賽者提供聯系方式必須正確,若因參賽者自身原因錯過重要信息或未按要求及時反饋而影響評審、領獎等事宜的,所有后果由參賽者自負。
(四)頒獎典禮
所有獲獎者將受邀出席當年度頒獎典禮,差旅費用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五)證書、獎杯及獎金發放
1、受邀并本人出席頒獎典禮的獲獎者,將被現場授予獎杯一座及紙質證書一份。本年度頒獎典禮結束后,證書和作品集會郵寄到獲獎學校。電子版證書會有設置百度云盤鏈接,參賽者可自行下載。
2、獎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財稅規定及流程,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為相應獲獎者發放獎金。
(六)參賽要求
最終解釋權:參賽者的作品一經提交,則默認同意以上條例,大賽組委會保有最終解釋權。
https://mp.weixin.qq.com/s/s_KZ-czTDf8g_2nlND52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