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oewc0"></code>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center id="oewc0"><wbr id="oewc0"></wbr></center>
<optgroup id="oewc0"><wbr id="oewc0"></wbr></optgroup>

首個AI未來城市設計大賽啟動

發布時間:2025-05-26      截稿時間:2025-08-15      閱讀量:699次     

  近日,首個AI未來城市大賽“團泊AI未來城市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大賽向國內外規劃設計、建筑設計、人工智能等專業人士發出征集,共同思考AI新技術驅動下,未來城市空間系統與創新生態新范式。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AI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驅動力,在全球范圍內,AI技術正在全面滲透并驅動城市發展。AI賦能不僅為傳統產業帶來效率提升,更為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生活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AI正在重新定義未來城市的形態。
  天津團泊健康城位于靜海區,是天津南部發展的重要節點,也是津(天津)雄(雄安)廊道上的新興功能引領區。團泊健康城東區9487畝地塊項目所在的團泊北大港濕地與白洋淀濕地并稱為華北生態安全的“雙腎”,具有天然的生態環境優勢。團泊東區9487畝地塊有條件也有必要打造適應未來發展的新型城市空間。
  團泊地處津雄發展軸,是天津對接京津冀的重要節點
  團泊是華北生態安全的“雙腎”之一
  團泊湖現狀
  大賽主題
  “科技與人文并舉的AI未來城市”
  本次大賽以“科技與人文并舉的AI未來城市”為主題,以天津團泊健康城東區9487畝地塊為基地,面向國內外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方向的設計師、相關專業院校師生發出征集,鼓勵與人文、藝術、科技等跨專業、跨學科從業者及機構進行聯合創作,征集科技與人文并舉的AI未來城市空間解決方案。
  1.未來城市的體系框架
  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機器人等各類新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入城市中,影響著人的生活習慣、行為模式,城市的空間、產業、運行。然而,當前的城市規劃體系與新技術之間存在多種不兼容。參賽者需基于對AI新技術(對未來城市空間產生影響的新技術)的充分了解和研究,提出未來城市的體系框架,并闡述這種框架與技術系統之間的關系。
  2.科技與人文并舉的AI未來城市
  參賽者需注重科技與人文并舉,基于對城市未來空間、城市未來產業、城市未來人群、城市未來生活的思考,對城市系統、技術系統與哲學、美學、社會性價值關系的思考,設計融合自然、科技、人文、美學的未來之城。設計需將AI新技術融入到城市生活,為未來創意創業人才等城市人群營造美好創意生活場景。
  設計要求
  1.搭建AI未來城市體系架構
  設計需要充分體現AI新技術在未來城市的應用與創新。將智能技術融入到城市的各個方面,構想AI+未來交通體系、AI+未來社區與居住場景、AI+公共設施系統、AI+產業生態體系、智能綠色能源體系、智慧基礎設施系統等。
  2.構建AI驅動的新城空間開發范式
  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探索多功能混合空間與彈性產業形態。參賽者應提出未來城市生活的空間模式,鼓勵功能的混合使用,如將居住、商業、辦公、娛樂等功能融為一體;產業區的設計應考慮未來科技的需求,包括開放的研發空間、共享辦公區以及創新型企業孵化器;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優化,設計應融入綠地、濕地、生態帶等元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景觀。
  3.研發未來生活場景與創新業態
  參賽者需以AI為驅動力,暢想未來城市的生活方式,提出創新的居住、工作、娛樂等生活場景。例如,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打造全新的文化體驗空間、娛樂方式以及社區服務體系,重構人們的日常生活體驗。鼓勵設計面向未來的商業與公共業態,如智能商業街區、數字化社交空間、未來居住模式等,推動商業與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滿足未來社會不斷變化的需求。
  4.結合團泊健康城東區濕地的自然風貌,提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間形態與開發模式
  參賽者需深入挖掘天津特有的“退海之地”地理環境,結合團泊健康城東區濕地的自然特色,設計出符合當地自然與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形態。在開發模式上,避免一味的填平開發,參賽者應探索融合濕地、綠地與建筑的開發方式,統籌集中開發用地與低密度體驗空間,達到一定尺度內的開發建設平衡。
  設計范圍
  本次大賽以團泊健康城東區9487畝地塊為載體,北至獨流減河南路,東至榮烏高速公路,南至澤水北路,西至中駿云景臺東邊界,開展整體概念規劃。
  其中818畝起步區為重點區域,毗鄰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共包含四個街區:1號街區272畝,2號街區262畝,3號街區56畝,4號街區228畝。此范圍進行概念性城市設計。
  研究范圍為團泊健康城全域,北至獨流減河,西至津文路,南至唐津高速公路,東至榮烏高速公路,總面積211.37平方公里。參賽者可從湖區風貌肌理協調、交通游線等方面開展整體研究。
  研究范圍
  9487畝地塊范圍
  818畝起步區范圍
  評委陣容
  -評委會主席-
  楊保軍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中國城市規劃學院理事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總經濟師
  -評委會執行主席-
  黃晶濤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
  天津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
  天津大學教授
  -評委會成員-
  沈遲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AI未來城市產業分會執行會長
  彭禮孝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AI未來城市產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
  李勇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
  城市科學與計算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長江學者
  匡曉明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城市設計研究院院長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張宇星
  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員
  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創始人、主持設計師
  羅朝亮
  騰訊云智慧城市專家
  袁曉輝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
  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李慶華
  天津渤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天津晟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沈銳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天津市城市規劃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一等獎1組
  獎金20萬元/組(含稅)
  二等獎3組
  獎金10萬元/組(含稅)
  三等獎5組
  獎金2萬元/組(含稅)
  優秀獎若干
  頒發獲獎證書,不設獎金
  -報名截止時間-
  2025年7月15日24:00(北京時間)
  -作品提交截止時間-
  2025年8月15日24:00(北京時間)
  報名
  本次大賽主要面向國內外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方向的設計師、相關專業院校師生,并鼓勵與人文、藝術、科技等跨專業、跨學科從業者等聯合參賽,參賽者自由報名、公開競賽。鼓勵參賽者結合多種工具輔助創意和表達。
  登錄網址http://aicity.cbcuri.com,報名并填寫詳細信息。也可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或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官網報名。
  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
  “團泊AI未來城市設計大賽”
  作品提交
  參賽者一律提交電子版作品(包括圖紙及相關文件),作品提交郵箱為aicitycompetition@cbcuri.com,郵件命名為“作品名稱”,大賽組委會不接收任何紙質版作品,所有參賽作品屆時將統一打印和展示。
  *詳細要求請登錄競賽官方網站(http://aicity.cbcuri.com)查閱。

  來源:CBC建筑中心

https://mp.weixin.qq.com/s/C4nI_ND1g5kshP7YiJT9_w

<code id="oewc0"></code>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optgroup id="oewc0"><div id="oewc0"></div></optgroup>
<center id="oewc0"><wbr id="oewc0"></wbr></center>
<optgroup id="oewc0"><wbr id="oewc0"></wbr></optgroup>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