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邊明鑫《超時空玩家》
男女同款系列。靈感來源于幻想未來高科技世界,那時候元宇宙也就是數字化虛擬世界成為日常,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盡情探索創造,我在虛擬世界是什么身份?虛擬世界里可以飛么?人的大腦會芯片化么?是不是U盤一插就可以補充知識?元宇宙還需要機器人嗎?稀奇古怪的想法能在元宇宙里實現么?在與現實世界平行的虛擬時空里,脫離現實因素制約的玩家可以創造到什么境界呢?
2
陳康寧《戊梁戀歌》
該系列設計主要以體現侗布這門非遺工藝,是民族珍貴技藝的吟唱,更是一種對愛的希望與情感。侗布承載著侗家兒女對真愛的無限向往為主,侗族的婚戀習俗中,古訓要求女子還舅門,婚姻無法自主。然而侗族青年阿妹肖女和后生悶龍卻在這傳統束縛中偷偷相愛。肖女將親手制作的侗布作為定情信物贈予悶龍,這侗布經過上萬次捶打才得以完成,象征著他們對愛情的堅定追求。盡管深情相愛,他們卻無法在一起。為了反抗包辦婚姻、追求自由的愛情,他們決定私奔,但最終在大戊梁山上殉情,以生命捍衛了他們的愛情。為了紀念這對勇敢的戀人,如今的侗族青年男女穿上精美的侗布盛裝,齊聚大戊梁山上,對歌賽舞,傳揚著沖破封建禮教、自由結合的愛情新風尚。
3
陳旭展《花腰·REBORN》
民族服飾蘊含的是這個民族的文化和創造,而時裝是設計師對時尚、藝術和潮流的一種態度。作為中國的設計師我們非常愿意去挖掘本民族的民族潮流和民族態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個系列靈感來于峨山篩族聶蘇支系的服裝,這個地區服飾元素蘊戴著浪漫和精致,在時尚轉化的過程中我提取了一些文化符號語言用時裝來進行呈現,比如色彩、工藝、輔料應用以及對民族的再生設計進行思考和設計表達。
4
韓佩桐《量子糾纏》
本設計以"愛"為主題,以"量子糾纏”為靈感來源,意欲打造溫馨、舒適、美好的風格,體現愛永不止息。量子糾纏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它描述了兩個或多個量子系統之問存在一種非經典、非局域的強關聯。具體來說,當兩個或多個粒子處于糾纏狀態時,它們的狀態是相互依賴的,無法單獨描述。糾纏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超越經典物理學的聯系,即使將它們分隔到宇宙的兩端,它們之問的這種聯系也不會消失。這關聯性是量子糾纏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量子理論區別于經典理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面料運用上大量使用針織面料,將1舊衣拆解再造的方式表現記憶中的童年時代,記憶和現實相互糾纏,不變的是其中蘊含的愛。通過鮮亮的色彩變化以及不同材質的配飾裝飾,視覺上營造出甜美夢幻的聯想。正如針織面料中一縷縷交錯纏繞不斷的線,量子糾纏不斷,愛不斷。
5
李冬生《我的阿勒泰》
本系列戶外親子服裝的設計靈感源自李娟筆下的《我的阿勒泰》,這部作品以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作者與這片土地之間的情感糾葛,展現了阿勒泰的自然之美和生活之深。我們的設計旨在傳達一種生活哲學:“去愛,去生活,去受傷”,鼓勵每個人勇敢面對生活的起伏,擁抱自然與民族的和諧共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阿勒泰”,一個心靈的避風港,一個靈魂的棲息地,愛永不止息,探索無止境。這一系列的設計通過服飾語言表達對阿勒泰自然風光和民族精神的深刻致敬。讓穿著者在享受戶外探險旅游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精神,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無論是登山徒步還是日常休閑,這一系列都將是追求自然與文化融合的理想選擇。主題旨在打造融合自然與民族風情的專業戶外服裝,彰顯游牧部落文化的韻味,以新穎獨特的方式演繹出一種充滿魅力的戶外運動服裝。哈薩克民族長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深林、大漠環境中,他們用豐富的情感融合富饒的自然,創造出絢麗多彩的草原圖騰文化,并將其運用與日常生活用品中,具有非常淵源悠久,傳統深厚的歷史。為了體現民族風情,我們在面料的紋理和圖案中融入了傳統的民族圖騰和自然元素,如山脈、水流等,讓每一件服裝都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韻味。
6
李詩敏《尋趣人生》
本次設計以“尋趣人生”為主題,通過情緒的表現來展開設計,表現在平靜、重復的生活狀態下,內心的迷茫、矛盾與掙扎,希望人們能剝下身上的束縛,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學會享受生活,愛生活、愛自己、愛他人。色彩上以黑灰為主,橙黃與黑灰形成鮮明的對比,碰撞出強烈的視覺效果。結構上采用分割,解構等手法,結合工裝,西裝的廓形進行設計,采用較硬挺的派克風衣面料,質不同色進行拼接,搭配不同的金屬輔料增添質感。
7
孫怡靜《窄間穿行者》
靈感來源:“你們要努力進窄門,因為寬門和闊路引向沉滄,進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門和狹道卻通向永生,只有少數人能找到。”現代都市人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求,本系列將戶外風格融入在親子服飾設計當中,體現了身在城市,精神游蕩在戶外,迎合消費者穿搭需求和內心感受。Urbancore城市戶外風越來越受到追捧,佳送“人在城市,心在山野”的愉悅心情【隨性】【自由】是Urbapcore的精神,Urbancore是人們對逃離的期許,同時對城市的依戀,并未放棄原本生活的秩序。
8
魏海洋《綠衣綻雅姿、詩韻漫飛花》
本系列服裝靈感來源于綠色植物、青苔、梯田、不規則線條、幾何形圖案等。在通過現代設計手法進行創造,營造出清新、自然、和諧的氛圍,創造出具有時代感和文化底蘊的作品。
9
王瑤《JEDI ELEMENT》
該作品以大賽主題“愛永不止境”為靈感,將廢土風格融入作品設計當中,采用原始少數民族手工面料為作品主面料,運用面料改造的編織做舊手法將原始面料進行創新,款式上以秋冬款式為主,將羽絨、馬甲、羽絨短褲等款式與擁抱未來和幸福的設計主旨相關聯。圖案紋樣上將少數民族壯錦紋樣融入其中,實現民族與時尚潮流的相結合。
10
徐靜怡《小王子》
以耳熟能詳的《小王子》故事為靈感兩套情侶裝圍繞著小王子和玫瑰的兩個階段展開。階段一是小王子對玫瑰的精心照料。因為小王子在玫瑰上傾注的時間,使玫瑰獨一無二。男裝運用了部分王子的服裝元素。女裝作為玫瑰的身份,大廓形呈現沙漏狀,下半部分的裙子廓形是電影中玻璃罩的形態,在紗上加上蕾絲,沙粒,鐵銹等改造,營造風沙的肌理,體現小王子為玫瑰罩上玻璃罩,阻隔星球上風沙的悉心照料。階段二是小王子離開星球,玫瑰垂垂枯萎,用紗的褶皺來表現玫瑰花瓣的蜷曲。玫瑰用自己的花瓣和花萼(服裝結構),花蕊(鴕鳥毛),刺(鉚釘)等,為王子打造了鎧甲,伴隨小王子日后的征程,這是玫瑰不善言辭的愛。每個人都有自己愛人的方式,愛讓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人。生命是如此有限,當生命歸零,很多我們曾以為永恒的東西也都會歸零,如果我們一早就能懂得這個道理,知道一切終將在一個你無法察覺的瞬間被改變時,我們是不是在當時擁有時會更懂得去好好對待,更懂得珍惜。因為“愛永不止息”。
11
余悅《金釵錄》
根據大賽主題,“愛,永不止息”。筆者從小便酷愛文學,對文學的愛如奔流江海,未曾休止,因此,本次設計作品筆者決定以最為喜愛的《紅樓夢》為切入點。“開口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在中國,《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首,無論是其文學價值還是人文價值,各方各面都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與無盡的財富。其蘊含著無數值得挖掘的寶藏,堪稱一本百科全書。隨著我的成長,和無數次在書與現實之間游走,我感受到了中華瑰寶的魅力,也意識到這是我應該要傳承發揚的東西。其中,筆者著重調研了金陵十二釵,以十二釵的花卉和冊子的廓形為基礎進行設計。
12
鐘棟鵬《水星記》
該系列服裝設計以歌曲《水星記》為靈感,通過印花和3D彩印工藝的運用,在服裝上體現出對愛的表達和守護的情感。通過細致的印花圖案和立體的彩印工藝,將歌詞中關于對戀人的思念和祝福轉化為服裝設計的元素。印花部分使用星空、水星和地球的圖案,將恒星與水星的相望以及地球與水星的遙遠距離巧妙地融入到服裝設計中,展現出浪漫與遙遠的主題。而3D彩印工藝可以在細節處加入一些立體的元素,如流星、星辰等,增加設計的立體感和神秘感。整體設計中注入了對愛的守護和珍視,讓穿著者在穿上這款服裝時能感受到浪漫的情感和對愛情的深深眷戀。這款服裝設計不僅展現了設計師對于愛的理解,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達和表達,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這份浪漫之中。
https://mp.weixin.qq.com/s/jRKwXlryhmJssemiS94E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