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嵌入式設計賽競賽規程
發布時間:2025-01-17
截稿時間:2025-05-10
閱讀量:2522次
大賽簡介
大賽旨在助力推進高等學校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社會急需的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應用人才。
大賽將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創新、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為企業提供人才選拔平臺,并本著公平、公正、開源、開放的大賽精神,選拔優秀的人才與大賽作品,吸引國內外優秀的企業積極參與,成為高校與企業間的人才、技術雙向交流對接的高端平臺。
該賽事起源于2005年創辦的“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至2023年已成功舉辦十九屆,共計參賽隊伍10000余支,參賽學生30000余名。2024年正式更名為“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嵌入式設計賽”。為促進我國高校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技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遴選了大批優秀的創新型技術人才,是一項深受高校師生歡迎的公益性賽事,也是目前該領域規模及影響力較大的賽事。
對學校:大賽作為一項面向高等學校在校生的學科競賽活動,充分調動了產、學、研的各個環節,對國內高校的教學體系、課程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教師: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作為新興產業,技術和信息不斷更新,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知識更新、創新意識都需要加強。大賽為參賽的指導老師提供了更廣泛的交流學習機會。
對學生:強化實踐能力、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推動學生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學習等研究性學習方法,強化創新能力,了解企業需求,積累豐富工作經驗,發現心儀的工作。
對企業:選拔優秀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技術人才,形成人才資源庫,便于企業根據需要進行人才挑選。
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技術涉及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大賽采用了開放式命題方式,給學生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促使參賽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同時又簡潔實用,針對性強。很多作品本身就可以作為實際應用產品的設計原型,經過包裝直接就可以面向市場,大賽促進了高校知識轉化成企業產品的進程。
大賽組織
2025年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嵌入式設計賽由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主辦。大賽設指導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和各分/省賽區競賽組織委員會。
主辦單位: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
承辦單位:北京工業大學、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
協辦單位:北京博創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競賽官方網站主頁:http://www.c4best.cn/
報名網址:https://www.cie-eec.cn
競賽微信公眾號:C4-Embed
(一)大賽指導委員會
大賽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大賽指委會)由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電子學會、支持企業、承辦單位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負責決定競賽的重要事項并指導分/省賽區預賽和全國總決賽的相關工作,審核并決定下一屆全國總決賽的承辦單位。
主任委員:蔣宗禮(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副主任委員:陳鐘(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王田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與機器人分會主任委員)
甘勇(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河南省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
黨建武(蘭州交通大學教授)
委員:張利國(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張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陳凱云(黑龍江科技大學教授)
張策(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授)
梁光勝(華北電力大學教授)
王學穎(沈陽師范大學教授)
蘇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
蔡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劉海波(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胡新榮(武漢紡織大學教授)
(二)大賽組織委員會
組委會作為大賽的組織機構全面負責大賽組織及事務性工作。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承辦單位,具體負責對內對外各項事務的聯絡、接洽,確定各分/省賽區的承辦院校并進行指導工作,以及統一管理大賽過程中的所有文件。
各分/省賽區競賽組織委員會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廳、局)、承辦學校、相關學會委員及高校領導與專家、企事業代表組成,負責本賽區的競賽組織領導工作。
大賽評審委員會成員主要由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組成,均由大賽組委會統一聘請,各賽區也可推薦人選,經大賽組委會認為符合資質要求又適合參加評審工作的人員可聘請為大賽評審委員會委員。大賽評審委員會作為大賽最高的評審機構,具體負責全國總決賽的評審工作,大賽評審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大賽組委會統籌安排。
主任委員:雷飛(北京工業大學)
副主任委員:陳志泊(北京林業大學)
馬禮(北方工業大學)
左國玉(北京工業大學)
陸海軍(北京博創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委員:蔡曉軍(山東大學)
委員:陳蕾(華東師范大學)
委員:賀鈞(北方民族大學)
委員:梁旭(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委員:劉建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委員:馮海文(沈陽工業大學)
委員:張璽君(蘭州理工大學)
委員:趙強(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委員:趙峰(西安郵電大學)
委員:趙劍(長春大學)
秘書長:范青武(北京工業大學)
賽事時間及設置
(一)比賽時間
1、即日起--2025.5.10在線報名,準備作品
2、2025.5月修改報名信息
3、2025.6月各分賽區比賽,具體比賽時間以官網公布為準
4、2025.7月總決賽(具體時間待定)
(二)規則說明
1、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比賽使用大賽規定的平臺,每屆大賽由大賽組委會統一發布大賽比賽形式、規則及使用平臺。
2、為保證大賽工作的順利進行,參賽院校應嚴格按照大賽規則說明和賽場紀律執行。
(三)參賽形式
通過分賽比賽推選進入全國總決賽的隊伍,參賽作品需公開展示、現場評審,參賽作品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將軟件內核或應用文件系統嵌入到硬件中,完成應用需求。參賽隊伍需以實物作品的形式參賽。
(四)賽區設置
大賽預設分賽區:東北賽區、華北賽區、華東賽區、西北賽區、華南賽區、華中賽區、西南賽區等,各省市也可單獨申請設立賽區,每屆大賽最終設置的分賽區數量由當屆承辦申請情況而定。
(分賽區設置詳情將陸續更新,請留意大賽官網的更新狀態)
(五)賽項設置
大賽設有標準賽項、撿乒乓球機器人專項賽。
(六)大賽平臺
為了使大賽更加規范統一、更有利于參賽作品的創新、評審評比也更加的公平公正,參賽隊伍須使用大賽指定平臺設計作品并參賽。
大賽有配套的在線學習網站(魔法學院:http://www.magic-college.com),有大量的學習視頻;與魔法學院配套的魔法師商城(https://shop322553369.taobao.com),里面有豐富的硬件模塊,參賽隊伍可以任意搭配不同的模塊,實現不同的功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激發靈感和創新思維。
撿乒乓球機器人專項賽必須使用使用大賽指定平臺:撿乒乓球機器人智能平臺V1.0。
(七)參賽條件
1、參賽單位:以參賽高等院校為基本單位,學校提供相關經費,由相關院(系)負責本校學生的參賽事宜,包括組隊、報名、賽前準備、賽期管理和賽后總結等。
2、參賽隊、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每屆大賽各高校總決賽參賽隊伍數量不得超過5支,每支隊伍參賽指導老師1-2人,參賽隊員1-3人;參賽隊員必須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自報名至比賽期間,參賽隊員不得隨意更換。如發現頂替或更換,將取消參賽及評獎資格,如有特殊情況需報請大賽組委會批準。大賽對獲獎隊伍指導教師頒發證書。
指導教師所在院校可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發的《關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5號)文件,承認并計算其工作量。
3、作品要求:作品必須為原創,且不能在其它同類賽事中參評,如有違反大賽規定和法律條款將取消大賽的參賽和評獎資格。
(八)命題設置
本賽事采用開放式命題的形式,讓各參賽隊伍能有更自由的發揮空間,涉及內容可覆蓋:
1、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統設計,硬件、軟件、系統等
2、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展示,專用機器人、智能交通、智能裝備、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工業應用、醫療衛生等領域
3、嵌入式物聯網應用,城市交通,醫療,港口物流,環境監測,多網融合等
4、機器人,人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看護機器人、專用機器人等
(九)報名流程及時間
1、以單支參賽隊伍為單位在線報名;以院校為單位統一申請大賽指定平臺和參賽。
2、報名信息提交后組委會審核通過會發送確認郵件至負責人郵箱。
3、組委會不向參賽隊收取報名費、參賽費及評審費等任何費用。
4、報名截止日期:2025年5月10日。
l請在分賽開賽前進行報名信息變更,比賽期間不得隨意修改、替換。
說明:報名時需嚴格按照賽規進行報名信息的填寫和資料提交。比賽期間報名信息不得更改,修改報名信息請在賽前下載“報名信息變更表”按要求完成信息修改。
比賽報名
參賽院校可在校內選拔出適量的優秀隊伍進行報名參賽。以學校為單位登陸大賽官方網站注冊,統一在線報名。報名時需嚴格按照賽規進行報名信息的填寫和資料提交。比賽期間不得更改,信息的更改需在賽前進行,并及時通知大賽組委會報名信息的變更。
參賽費用:報名費200元/隊
2025年5月20日前繳費完成,逾期未繳的高校視為放棄參賽。
繳費方式:請參賽高校將報名費統一匯入大賽指定的賬戶,并注明“嵌入式設計賽+學校名稱+報名編碼”
賬戶信息如下:
企業名稱:北京博創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銀行北京大運村支行
銀行賬戶:329861180672
銀行行號:104100006159
比賽流程
分賽比賽
在大賽組織委員會的指導下,各分賽區應由承辦院校成立賽區組織委員會和賽區評審委員會。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性,賽區評審委員會的委員任命需嚴格按照分賽區合作協議要求進行。分賽比賽舉辦一次,可根據各區實際情況舉辦1-2天。各分賽區根據比賽成績選拔優勝隊伍進入全國總決賽。根據本賽區報名參賽隊伍總數,按照一定比例確定各分賽區進入全國總決賽的隊伍名額。分賽區可以設立區級比賽成績特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類獎項。
全國總決賽評審及評獎
總決賽的比賽工作由大賽組委會、大賽評審組委會和承辦學校執行。
參賽隊員需提前提交設計報告,現場以PPT和現場演示兩種形式進行公開陳述,評委按以下評審規則評選:
PPT報告環節
作品演示環節
大賽平臺
表述清楚敘述完整重點突出(5分)
原理論述正確(10分)
回答評委提問的正確性和完整性(10分)
作品設計創新性(20分)
作品設計難度系數(20分)
作品按預期設計功能演示效果程度(20分)
作品可被推廣應用性(5分)
大賽平臺合理使用,創新與發展(10分)
總決賽設置學生獎、指導教師獎、賽區組織獎共三類,由大賽組委會按照一定比列確定。其中學生類獎項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其他類獎項名稱視每屆大賽情況而定。
聲明與主要事項
1、參賽作品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社會的道德規范。
2、參賽作品不得違反知識產權和所有權,所涉及的參考資料應注明出處和來源。
一經發現上述違反行為立即取消其參賽、獲獎資格,由此發生的法律糾紛由提交作品的團體或個人自行承擔并負全責,參賽者一經提交報名表并確認參賽即代表完全接受大賽活動所有條款。
本競賽規程的解釋權歸“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嵌入式設計賽”所有。
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嵌入式設計賽”組織委員會
2025年1月
https://mp.weixin.qq.com/s/2r5eYUdp0EewiZnFCGARdg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