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
大大君寫了一篇
網友版本的金雞獎海報設計
()
這不,金雞獎還沒等到
金鐘獎又來了!!
第54屆金鐘獎主視覺海報
這次的海報由廖人帥、吳建龍聯手打造
整體畫面偏向科幻和前衛的視覺感
不同于前幾屆在數字變化上的設計
這次以金色的編鐘輪廓外形為視覺中心
細看編鐘,有一排排類似音量調節的轉紐
以及鏤刻凹陷和凸起的細節呈現
整體節奏感很強烈,且細節很耐看
后方以圓圈的形象圍繞著編鐘
形狀類似高科技的芯片
是借此傳遞科技感的意思嗎?
猛地一看好像有點像....
“靈感是磁帶?”
emmm
是這樣的磁帶嗎?
在碩大金鐘下圍繞的守護者
則象征著電視人和廣播人的身份
都在熱烈地歡呼和舞動
呈現一種歡騰、盛情的場景
海報的邊緣用上了一粒粒的LED元素
以暗示“五十四屆”的歷史
將帶有反光燙金質感應用在“GBA”字體上
整體顯得帶有年代、復古感
兩個不同色調的海報
下方都用了不同的隱喻以表示兩個不同的儀式
一個是電視遙控的形式
另一個則是廣播的形式
而這次的海報分為青藍色和橘紅色
分別代表著電視和廣播
青藍色像宇宙星系的浩瀚與探索
橘紅色如火星般的神秘與熱情
通過不同的色系展現了今年金鐘獎的全新風格
對于這次的科幻風格
視覺總監廖人帥表示
▼
“這次我們用科幻呈現金鐘,重新詮釋顛覆后的金鐘,它像是某種巨大卻精密的儀器,形象既古老卻也前衛科技;也許正因它的包容個性,像是精神堡壘,更像艘太空船,牽動觀眾的喜怒哀樂,讓我們能夠high到外太空,更讓我們的想象力天馬行空。”
橫版海報上方是金鐘獎的英文“GBA”
加上數字“54”,代表著第五十四屆
下方是由一粒粒LED構建出的“54”以及“金鐘”圖標
設計師吳建龍對畫面的解釋是
▼
“如果電視是為了傳播資訊,那么傳播資訊的最小單位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Led、廣告、電視、招牌....等Led電子訊號組成的影像,是一顆顆的Led所構成;就像電視廣播里的所有工作人員,每個人團結合作發光發熱,選擇用最原始的方式呈現新的概念來創造出最有趣有價值的內容。”
看完了今年的金鐘獎主視覺海報
大大君還搜集了以往幾屆的金鐘獎海報
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53屆金鐘獎
(創意統籌趙安玲Annlin Chao)
這次的海報由臺灣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負責
海報的主視覺內容以數字“53”呈現
用了一筆到底的表達形式
寓意著從過去到未來的跨時代交替傳承
結合了帶有質感的漸變磨砂背景
和像信號頻率接收的彩條狀
來凸顯海報的寓意和質感
以ColorBar為主視覺的基礎設計元素
象征創意和想象的媒介
以此呈現臺灣電視的多元化
顏色風格細膩卻大膽,實踐了媒傳系的精神
第52屆金鐘獎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這個海報
大家看著像什么呢...
別想了,來個官方的解釋
▼
“與三立視覺中心共同合作設計,其設計理念為廣播和電視一直以來都是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雅俗共賞的大眾娛樂,而‘5.2’在視覺上代表著相愛/互相,希望用我‘愛’廣播的熱忱、我‘愛’電視的熱情,再次喚起大家的感動!激蕩出不一樣的創新,共創下一個新聲代、新視代!”
第51屆金鐘獎
(主視覺設計——方序中)
第51屆的海報設計偏向簡潔化
以放射狀的形式從“5”身上發散
就像金鐘獎本身的能量
透過這個獎項,能夠向大家傳遞出
不同力量感的訊息和正能量
第51屆的海報設計和之前的相比
可能看上去會有點單薄
但是,當它應用在舞臺效果時
展現出了非常奇特、炫酷的畫面
▼
第50屆電視金鐘獎
(主視覺設計——聶永真)
第49屆電視金鐘獎
話說今年的金鐘獎同樣顛覆了之前的數字海報形式
是在跟金馬獎暗中PK嗎?
畢竟金馬獎今年也同樣沒有選用數字形式設計
▼
兩大獎項的主視覺負責人
通過這次的海報來了次藝術上的交流碰撞
一個是憑借MV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廖人帥
▼
張靚穎《Body First》MV
一個是被稱天才設計師、屢出佳作的
國際獎項常客——黃海
▼
那么...鑒于前面的金馬獎
作為首次和金馬獎同天舉辦的金雞獎
海報設計可不能輸給金馬呀~
▼
你更青睞于哪一位設計師的作品?
“愈艱難,就愈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