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ice That是一個藝術創意網站,為了發掘和支持新銳的設計力量,2009年開始,它發起了The Graduates項目:每年選擇一些剛剛畢業、但是很有發展潛力的設計師,涉及平面設計、插畫、攝影、動畫等領域,為他們的設計實踐提供支持。昨日,It's Nice That公布了2019入選名單:總共有18個人脫穎而出。
The Graduates項目沒有限制自己的課程規模,將去年的15名擴展到現在的18名非常有才華的畢業生-這是迄今為止最多的。創造性工作,就其本質而言,是廣泛的,今年的陣容是對事實的證明。2019屆畢業生的特色包括平面設計師、插畫家,數字藝術家,陶藝家,攝影師和動畫師,以及瑞士,德國和匈牙利等地學生。
因此,需要花一些時間來了解這群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今日我們先從官方內容中摘取4位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做相關介紹。
Suzy Chan(陳綺雯)是一位平面設計師,來自中國澳門/廣東。2019年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媒學院的一等榮譽學位。她將平面設計看作一個公共平臺,而不僅用于商業交流,還用于(社會性的)自我表達。對于媒介,她之前專注于基于印刷的設計,她目前正在擴展她的數字化學習。此外,生活的背景使她對許多社會現象和問題有不同的見解。
Casino City
Adjustable Typeface
Casino City
Plastic Planet
The Haribo Cult
譚燕玉(Stefanie Tam)開發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用簡潔的視覺語言融合了對文化和社會政治體系的批判性審視。
這位洛杉磯的平面設計師曾在Wax Studios,Stink Studios,TPM Magazine和The Underground Museum工作過。她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設計媒體藝術學士學位課程,很快將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攻讀平面設計碩士學位。Stefanie項目的關鍵,特別是她廣泛的自發項目,是她對多模態的重視。她的項目采取研究,檔案,書籍,網站,照片和裝置的形式,所有這些都在她探索一個中心概念的過程中占有同等的分量,它們交織在一個交叉參照的系統中,每一種媒介都增加了意義層。
A Love Letter to LA
她說,在攻讀學位期間,Stefanie對“信息結構如何影響解讀”變得“越來越感興趣”。她作為一名設計師的優勢在于她能夠在視覺系統中進行高度概念化的思考,這種視覺系統具有吸引力,緊湊和清晰-充滿意義,密集的信息和外部參考,但沒有炫耀。這些系統雖然視覺上簡潔,但在結構和概念上都很復雜,每個元素都與另一個元素通信(或相互作用),并努力塑造讀者、觀眾或用戶體驗。
例如,她的多方面個人項目--i.do/not_think?I=know_what&I_do_not=know,是對數據信息存檔的擴展練習,同時詢問信息的生成,消費和消化方式。很少有設計師有能力以這樣一種高度概念性的方式思考,也很少有設計師有能力構建與之匹配的設計系統。顯然,斯蒂芬妮擁有這兩種能力。
Poster Designs
//OFPLACE
FROM WASTE TO CHANGE
http://that-i.do/not_think?I=know_what&I_do_not=know
Laura Csocsán的作品,因為它缺乏色彩,充滿了流暢,精心研究的圖形設計和印刷作品。她是一個完全堅持形式而不是功能的設計師(堅持形式高于功能),允許概念指導她的實踐——在她的項目中,沒有一個決定是無法解釋的。
Laura在匈牙利長大,現居住在布達佩斯的首都,她畢業于莫霍里納吉藝術與設計大學,與朋友和以前的同學共用一個工作室。通常,她的項目從排版開始,然后有條不紊地展開,從一點信息或靈感到另一點,進行有條不紊的擴展。事實上,正是平面設計的邏輯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就吸引了她進入媒體行業,如今,她把同樣的邏輯應用到她作為平面設計師和印刷師的自由職業生涯中。
Laura的作品集雖然保持了單調,但絕不缺少變化。年輕設計師承擔的每個項目都有定制字體和完全開發的字體,這些字體源于理性思考,但執行與才華和個性。Laura現在計劃繼續攻字體設計碩士學位。
ECAL的畢業生David Massara并不滿足于僅僅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美設計作品,他開始著手的每一個項目都像是一個拼圖,他需要把它們拼在一起。作為一個完全遵循平面設計的創意學科強加給從業者的結構的設計師,David在每一個項目的開始都有一個漫長的研究過程。
其結果是項目與背景分層,不管他是在建立一個網站,還是為一本關于他對爵士音樂熱愛的書制作一個門框。這個早期的研究也告訴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選擇和屬性,這個早期的研究也告訴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選擇和屬性,每個項目都仔細選擇正確的字體,正確的色調,以及完美的布局。
David是一位注定要在未來的歲月里塑造我們周圍圖形世界的設計師,他的激情-盡管受到限制-盡管有所克制——展示了一名畢業生對媒體豐富歷史的敬意,以此來告知他的未來。
內容信息整理自It's Nice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