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市“非遺新體驗”第二屆國潮文創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發布時間:2023-11-20
閱讀量:2559次
國潮風再起,當非遺元素碰撞“最強大腦”,會激發出怎樣的創意火花?今天,第二屆國潮文創設計大賽正式落幕,獲獎作品全部揭曉。本次大賽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上海東方網投資有限公司承辦,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一食品連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本次文創大賽傳承首屆“非遺新體驗”主題,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理念,評選出了一批“創新、好用、可轉化”的國潮文創產品和設計方案,融入時代審美,打造城市禮物,推動非遺連接當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賽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數字創新”“中醫藥”“非遺美食”三個子賽道的評選,旨在多角度、立體化挖掘展示多彩非遺魅力。
本次文創大賽自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啟動以來,面向全社會開展參賽作品的征集。在為期近4個月的活動中,經過初審、專家評審、網絡評選及組委會終評等環節,最終評選出“最佳作品獎”10名、“最佳設計獎”10名、“最具潛力獎”10名。
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本次國潮文創大賽的獲獎作品吧。
產品組
“最佳作品獎”10名
上海援藏×上海博物館聯名系列文創香薰
此款作品采用了藏香制作技藝。藏香相傳起源于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虔信佛教,責成大臣吞米?桑布扎研制供佛之香。吞米?桑布扎以藏醫學為指導,精心研制出手工水磨制香技藝,從此藏香開始在各地流傳。
日喀則薩迦八思巴藏香根據八思巴法王(1235-1280)制定的配方制作,選用沉香、檀香、丁香、木香、甘香、紅花等四十多種高原天然香材,配有多種香型,具有驅蟲防病、凈化空氣、寧心安神等功效。薩迦縣的藏香制作技藝已被列入日喀則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絨”情玉蘭(插花)
恒源祥以花傳情,以線連接,以上海市級非遺“海派絨線編結技藝“鉤編而成的絨線花為載體,彰顯海派風情。三種不同規格不同顏色的花瓶承載,圓潤飽滿、和諧統一,進能作為家具陳列,展示自然之美;退能獨居一角,作為案臺擺件,文雅別致。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沉淀和積累,形成了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絨”情玉蘭》系列作品選用上海市花白玉蘭為花型,寓意純潔、真摯,花枝向上生長,更象征了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
曲水流觴椅
此款作品運用了海派家具制作技藝,以傳統的明式椅作為藍本,結構上結合了交椅、圈椅和官帽椅三種最基礎的中國范式,借鑒交椅的交叉結構結合建筑中懸挑的受力方式,參考圈椅的扶手形態,用旋轉的曲面與官帽椅的搭腦相連接,傳統家具中的托尼被替換為半圈足,與傾斜向上的座面一起,呈現出一種歡迎的狀態。
在扶手的頂端運用流暢而充滿變化的曲面與前叉支柱融為一體,靠背和連接圈足的輻條通過不同粗細的曲線和變化營造律動感。輻條連接處的細節運用西方建筑十字拱的部分結構,從建筑到家具這種挪用,也是另一個對設計尺度的換位思考。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WbCshJDEH6_osWM9LdBu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