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新理念·新征程”創新作業設計大賽啟事
發布時間:2023-07-23
截稿時間:2023-07-31
閱讀量:4981次
好作業,問計于需,因生定策;
好作業,立足思維,層層進階;
好作業,多元有趣,跨界融合;
好作業,彰顯特色,舒展創意。
在新課標貫徹實施的背景下,中小學教育教學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為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使作業真正起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作用,提升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和對作業設計的創新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彰顯學科育人特色,《教育》雜志社特聯合《學習報》社共同舉辦義務教育階段創新作業設計大賽。
一、活動宗旨
通過舉辦創新作業設計大賽,激發廣大教師研究作業設計的積極性,提高作業設計能力,發現并推廣一批符合學科特點和學段要求、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作業設計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使作業的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帶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二、活動安排
(一)參賽對象及學科
參賽對象: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職在崗教師、教研員。
具體科目:
小學:語文、數學、英語;
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道德與法治、生物、地理。
(二)比賽內容
本次競賽分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兩大類。
理論研究類要求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闡述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理念,要求有實例,忌空談理念。
實踐操作類以各地選用的相應版本教材為依據設計作業。小學階段根據學科要求,沒有書面作業的可設計活動類作業。
(三)基本要求
1.堅持立德樹人正確導向。發揮作業鞏固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習能力、提升品德修養、養成良好學習品質的育人功能,優化作業設計與實施,實現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2.基于課程標準要求。依據課程標準,緊扣教材內容,考慮學生年齡特征和學情特點。切實把國家“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導向體現在作業設計上,體現素質教育導向。
3.正確定位作業功能。立足本學科素養,正確定位作業功能,發揮作業對于學習目標達成的積極作用,合理設計作業目標,精心選擇作業內容,綜合考慮作業批改、分析、講評系列事宜,增強作業設計的整體性、結構性、關聯性、遞進性。
4.落實作業設計的實效性。作業設計內容正確,要求明確,答案合理。充分關注不同群體特點與個體差異,設計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優化基礎性作業設計,注重實踐性、探究性、跨學科等綜合類作業的設計。
5.作業難度、時間適宜。根據學情合理確定作業難度,不同難度作業的題量比例分布適宜。作業時間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尊重學生身心特點。
(四)作品報送
1.作業設計可以是“課時作業”,也可以是“單元作業”。
2.每份作業單獨成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課題(須注明年級、科目、教材版本、單元章節、課時等信息)
(2)內容分析(需要分析單元、課時的內容要求,梳理作業設計的“靶向”目標)
(3)學情分析(簡要分析作業適合的學生學習層次)
(4)作業單及答案(基于“雙減”的作業創新設計,作業單在前,參考答案統一附后)
(5)設計說明(基于“雙減”視角,提煉作業設計的思想、特色、內涵、外延和創新點等,要與“內容分析”緊密呼應)
3.參賽者可以是個人,可以是團體,團體不得超過5人,每位教師限參加1個團體。
4.每個參賽作品中均需注明作者詳細信息,包括姓名、學校、任教學科、教齡、聯系電話等。附個人簡介最佳。
(五)參賽方式
參賽作品均以word文檔編寫,發送到大賽專用郵箱zysj2023@126.com。該郵箱設有自動回復,收到回復即可確認投稿成功。
(六)獎項設置
本次作業設計大賽分為研究論文、作業設計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分別設置特等獎1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若干名。二等獎及以上均有獎品。獲獎作品中優異者將有機會在《教育》雜志和《學習報·教學研究》發表。
另外還將根據各校組織參選、推薦和質量情況,特設優秀組織獎若干名。
(七)活動時間
1.征集時間:2023年5月1日-2023年7月31日
2.評審時間: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31日
3.公示時間: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15日
三、注意事項
1.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2.參賽作品要求是原創作品,不得從他處抄襲、轉載。因抄襲而引發的學術糾紛由參賽者本人負責。
3.本次大賽旨在評選優秀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評價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主辦方有權將參賽作品匯集成冊,編輯、出版和發行,供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和觀摩。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老師
聯系電話:0351-3239630
https://mp.weixin.qq.com/s/MQa2yQHA3NZzg2bEUPoj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