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泉州”城市禮物暨“福獅”文創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發布時間:2023-04-26
閱讀量:4182次
今日下午,“世遺泉州”暨“福獅”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盛大啟幕。眾多知名企業、設計公司、設計師、專家、高校代表等嘉賓匯聚一堂,共同見證金獎的誕生。
頒獎典禮隆重揭曉了角逐最高獎及獎金的22件獲獎作品,分別為“世遺泉州主題”的金、銀、銅、創客獎四類獎項;以及“福獅文創主題”的金、銀、銅、創客獎四類獎項。究竟是哪些作品脫穎而出,繼續下滑了解!
喜盤系列--歲月傳承
設計:楊婉紅、傅草藝、王攀登
設計說明:
運用錫雕手刻(門環螺獅與回頭獅),回頭獅代表千金難買回眸一笑,有守護家園安康與和睦的寓意,展示的是美好生活之美感;門環螺獅用意則是辟邪、吉祥之意;刻紙技藝刻出石墩及閩南“古厝”屋脊,更是解讀故鄉的一種符號;所以福獅不僅是歲月的見證者,更是曾經家園的守護者,該作品以創新型民間藝術品形態走進尋常百姓家。
More
有求必應
設計:魏宗生、吳曉軍、李杰、鄭丹萍、鄧吳泳
設計說明:泉州又稱“泉南佛國”,弘一法師有書提于開元寺殿內石柱:“此地古城佛國,滿街都是圣人”,可見泉州獨特的宗教文化尤為出彩。“香”與“樂”走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聞”,也只有泉州,才有這樣的味道。以閩南燕尾脊、大雄寶殿內的大日如來、關帝廟的關帝爺、閩南的擲茭習俗等文化元素,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進行創意設計,呈現出可融入人們生活中的設計形態,從而達到文化的傳承。
More
幸福兔
設計:黃躍昆
設計說明:采用兔子的造型,半躺著的姿態,向下延伸的耳朵放松且舒服,兔身的花紋采用國潮花紋,側面以傳統元素鰲魚,寓意獨占鰲頭,好運連綿。
More
新器象
設計:莊垂儒
設計說明:新器象茶點盒,寓意“大器有成,大象無形”。器型取象于開元寺等唐式的宋元建筑之精華,屋頂舉折和緩,四翼舒展,出檐平遠,意境深遠。作品取材依循“大道至簡”,僅采用黑胡桃和花梨木兩種實木,簡樸自然亦有溫度。設計上實用與美觀兼顧,四層可疊加收納,蓋子金屬提鈕亦可當香插,滿足多種場景需求。
More
把泉州“袋”回家
設計:尤丹萍、吳博豪
設計說明:以泉州人文建筑作為創作背景,將每一款不同口味的茶禮盒,結合泉州文化進行插畫創作,以“袋”諧音“帶”為伴手禮創作概念,希望這樣的一款專屬于泉州的袋泡茶,可以通過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形式,將泉州的人文歷史及茶文化散播到每一個角落。
More
《國潮手辦·瓷海南音》——數字白瓷系列
設計:馮川、程芳芳
設計說明:該作品是根據老君、釋迦牟尼、毗濕奴、四翼天使、媽祖5位神靈形象,來設計制作的Q版白瓷手辦模型。表達了眾神安樂祥和地合奏南音,說明了在泉州不同信仰的人們和諧共處,泉州尊重歷史、開放未來,讓不同文化在此交匯,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種對文化包容豁達的態度,正是這所城市最有魅力的禮物。
More
事事如意
設計:劉銘志
設計說明:該作品以象征吉祥的傳統工藝美術制品的“如意”為載體,取祥瑞之獅為主題,獅子的形象設計在民間文藝方面的運用素有著“獅”與“事”、“嗣”諧音,雙獅又喻“事事如意”,素來雙獅滾繡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俗傳雌雄二獅相戲時,它們纏繞著繡球戲耍在一起,小獅子便從其中產出,故也有“子嗣昌盛”的意思,再用德化傳統瓷雕特有的浮雕手法相結合把象征著富貴吉祥的國花“牡丹花”鑲嵌點綴在“如意”的造型上,使“如意”的造型更加美觀華麗。
More
《詩意泉州》
設計:泉州市金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設計說明:本作品結合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花燈技藝,以泉州花燈融入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巖、天后宮、清凈寺、草庵摩尼光佛像,涵蓋儒家、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多元文化和諧共存,彰顯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的開放包容,領略“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宋元海絲商貿繁華詩意。
More
海浪加濕器
設計:時曉曦
設計說明:海浪加濕器靈感來源于漲退的海浪潮水。當瓷盒中灌入水時,海浪形毛氈材料因浮力作用緩緩升起,吸收水分并蒸發產生加濕功能,水分蒸發過程中海浪就會漸漸下沉。此作品意在呈現泉州海洋文化,詮釋耕海牧洋、愛拼敢贏、開拓進取的泉州精神。同時,毛氈可進行多樣更換,如泉州古厝。
More
列燈賦
設計:楊婷尹
設計說明:泉州的元宵燈節始于唐朝,盛于宋代。明人謝肇就曾感嘆“天下上元,花灼之盛,無逾閩中”。此設計通過對傳統非遺工藝泉州花燈的品類、寓意、制造技藝等的系列研究,從傳統工藝文化中獲取靈感,引入參數化的設計方法,探究以圖元作為數字化建筑構件信息的參數化技術與傳統非遺工藝之間聯結創新的可能性。
More
雙囍·干泡臺
設計:陳博攀
設計說明:一抹紅磚,這就是泉州,屬于閩南人的獨特浪漫!作品取自閩南元素獨特的紅磚與圓相結合的器型,紅磚色彩和諧明亮,圓象征著幸福與圓滿,充分表現出中國“福文化”的思想精髓。在造型上以鏤空工藝技法融入“閩南窗”紋飾,使茶器內涵更加豐富。中央部分為泡茶的沖泡區,下方為集水容器。實用便攜,藝術美感兼具,是集美好祝福與泉州特色元素于一身的文創伴手禮。
More
泉州福獅
設計:董錦
設計說明:本作品以泉州的“福獅”文化為文化背景,通過獨具特色造型形態的設計,將“福獅”融合泉州的花燈、海上絲綢之路、提線木偶、閩南居民營造技藝、金蒼繡工藝、閩南建筑、竹編工藝、惠安女服飾文化、蟳埔女服飾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將泉州的“福獅”文化通過潮流化、時尚化、視覺化的文創產品進行表現,傳承和創新泉州的“福獅”文化。
More
福星高照
設計:蔣清蘭
設計說明:在泉州傳統建筑內,獅子藝術形態成了民間信仰的一種圖騰,被視為建筑物中辟邪驅惡的吉祥物,并成為吉祥、勝利、納福的化身。福獅在寂寂流年中,承載、守望著泉州文化最深處的氣韻與精髓。
More
五福開運獅
設計:傅旭儒、吳懷宇、王彬氾
設計說明:本作品通過原創設計結合皮革拼貼工藝,制作出材料包,讓游客和用戶可以通過雙手拼貼出五款帶有不同福祉的福獅,寓意“五福臨門”。環保皮革樂拼,手工拼貼為成品后可作為桌擺、手機支架、鑰匙扣、包掛、車掛、行旅牌等多種功能,亦是開發兒童智力與動手能力的研學產品。
More
福獅暖手寶
設計:廖瑾、鄭艷蓉
設計說明:設計靈感源于泉州福獅文化,獅子,最早來自西域的“瑞獸”,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于漢代以“貢獅”的形式傳入中國,被視為祥瑞的象征。福獅暖手寶如寵物般陪伴,冬天暖手又暖心,陪你度過每個冬天。通過這次文創衍生品能走進千家萬戶,“獅”精神能被更廣泛的傳承。
More
“百福納獅世遺獻禮”剪紙系列作品
設計:陳金礦
設計說明:獅子作為傳統文化中代表吉祥的瑞獸,其形象遍布泉山晉水之間,通過雕塑等形式出現在祠堂、廟宇、府邸、園林、橋上、陵墓等場所,乃至大街小巷也常見其身影。本作品采用泉州非遺技藝——剪紙藝術,展示不同風格、千姿百態的獅子造型,意趣無窮。
More
好獅將至3D打印傘
設計:禮好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設計說明:“好獅將至”是一款宣傳和推廣世遺泉州福獅文化的雨傘設計。傘面以泉州福獅剪影,參照“風獅爺”一形象設計而成;傘柄處可轉動,共兩款,一組是泉州景點地標,另一組以福獅為主,共三層,最里面為一只小獅子,寓意“玩轉泉州”“獅來運轉”“好獅將至”。
More
福見福獅
設計:朱艷吉、陳燦煌、李佳慧、陳楠、蔣海燕、吳潔怡
設計說明:本作品根據閩南地區特有的文化形象——風獅爺,將閩南傳統文化與現代新型產物進行融合,結合刺桐花、斗笠帽、中國太極等元素設定的手辦IP。風獅爺象征風調雨順、趨吉避兇,祈愿平安順遂。我們通過盲盒開放的形式宣傳閩南濃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本土文化自信,使閩南文化歷久彌新。
More
祥獅納福
設計:伍建東
設計說明:風獅爺是閩臺兩岸的一種民間風俗。本作品采用閩南老紅磚,通過選磚、繪圖、雕刻等工序,將風獅爺與福文化相融合進行雕刻,作品體現了閩南紅磚文化、福獅文化和福文化信仰,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祈求平安、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More
“獅醒”——福獅跳臺夜燈
設計:沈朱濤
設計說明:本設計作品以磁控燈的原理將獅頭吸附在不同高度的跳臺上以達到不同強度的光照效果,跳臺越高亮度越強,并且跳臺可隨意滑動防止阻擋光線。此款夜燈靈感來源于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中主角將獅頭掛在跳臺上的場景。在傳揚福獅文化的同時,又體現出中國人民自古以來不屈的奮斗精神。那個掛在床頭的獅頭,始終提醒我們要充滿夢想,如雄獅般前行。
More
泉州福獅—IP與文創設計
設計:肖蕓、陳增煌
設計說明:本作品以泉州福獅為主題,福獅娃形象設計提取了泉州本地的元素。整體造型是結合了泉州南少林寺動作,手中拿著一團風,腳上穿著獅頭鞋,鞋底部有浪紋底座是福船表示乘風破浪保佑海上風平浪靜。色彩搭配采用的青色與橙色的搭配在沉靜中不失活潑。希望通過福獅與泉州在地文化的互動結合能夠形成一股福獅風潮。
More
喜獅·帶走刺桐城系列擺件
設計:樂城知禮(泉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設計說明:“喜獅"的原型來源于閩南傳統石獅子,象征著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斷希冀。該作品選用天然石砂原料,歷經雕塑,修模,翻模,注漿,打磨,彩繪等工序,尋求展現憨厚可愛,富含美好寓意的喜獅形象,同時融入泉州特色元素,如刺桐花,福船,鐘樓,輔以樂觀向上的閩南語“好勢”、“歡喜”、“讀好冊”等,誠愿這些浸染刺桐城魅力的喜獅,能夠陪伴大家追求美好幸福的人生旅程。
More
世遺泉州,文創先行
城市禮物,多樣可能
恭喜以上所有獲獎選手!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7wyVurWZvsbrp0W8ghir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