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解放70周年。
“慶祝上海解放,各界人民向解放軍致敬”——這樣一行紅底白字的繁體標語,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把你帶回那個激情澎湃的歲月?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和東方網推出“文物新說·話解放”文創產品套裝,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
究竟有哪些紅色文創產品呢?
”
“有故事”的筆記本
一張解放軍睡馬路的照片拉開了故事序幕。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歷經15個日夜的奮戰,解放軍殲敵15.3萬余人,完整地把上海交還給了人民,創造了“城市攻堅戰史上的奇跡”。
筆記本記述了從上海戰役打響前解放軍的部署,到解放后的城市接管工作,反映了我黨為上海解放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純銅書簽
書簽成沖鋒號的形狀。
戰爭年代,沖鋒號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悠揚的軍號聲,可以說是“無形指揮棒”。沖鋒號代表著沖鋒不止的勇氣,也象征著吹響勝利的號角。
文創膠帶
文創膠帶還原了70年前,人們為迎接解放、慶祝勝利而懸掛于街頭的橫幅。
“文物新說·話解放”這卷膠帶也有著同樣的玩法,貼口紅、貼手賬、貼杯子、貼陽傘......處處都彰顯著“解放”生活、“解放”心靈、“解放”自我。
復刻出版物
文創產品還復刻了1949年5月25日《上海人民》號外,內容為振奮人心的“大上海解放了”,以及《解放日報》創刊號,創刊號中刊登了“慶祝大上海的解放”“大上海全部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等內容,反映了當時上海一片歡騰的景象。
復刻的兩張文物,讓今日的我們能夠一睹往昔風采,再次體會當時上海人民對解放的熱切期盼。
紙質文件夾
環保的紙質文件夾兼具實用性與紀念價值。封面上的文物是中共地下黨李白修理電臺時使用的工具箱,由李白同志親手制作。
文件夾封面的凹凸設計,觸感真實,棱角分明,就像觸摸到了那一件件電訊修理工具。鉗子、鑷子、螺絲刀……工具雖已斑駁,卻仍掩蓋不住銳利的鋒芒。
當年,李白、秦鴻鈞、張困齋……這些幕后英雄們用生命敲擊著永不消逝的電波,建立起共產黨地下組織和黨中央間的秘密通訊橋梁。
便利貼
便利貼腰封使用的畫面為木刻版畫“解放軍到,老百姓笑”。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當天,中共地下黨組織版畫家鄭野夫、陳煙橋、楊可揚、邵可萍、趙延年等同志繪制了系列木刻版畫,這些版畫并被大量印刷,張貼于大街小巷,增添了迎接解放的喜慶氛圍。
“解放軍到,老百姓笑”這一木刻版畫由趙延年創作,畫面上民眾迎接解放軍到來,向解放軍傾訴期盼的心情,極富時代感和藝術感染力。
限量紀念封
特別定制的紀念封為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限量發行,兼具歷史厚重感和藝術美感。
密函
地下工作隱秘而偉大,地下工作者們通過電波等方式傳遞機密信息,匯報瞬息萬變的形勢……
1949年5月中下旬,上海郊區被勢如破竹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解放全上海的隆隆炮聲已經傳到市區。
關鍵時刻,根據黨組織指示,一批長期堅持在上海隱蔽戰線中的中共地下黨員,在極端的白色恐怖中,冒著時刻犧牲的危險,為解放上海貢獻力量。
文創套盒中有一封密函,據稱從70年前“穿越”而來,其中隱藏著重要的情報內容……
密碼卡
不僅要漲知識,還要有趣味。這組文創產品中藏著一套密碼卡。
讓用戶能夠親身體驗集智慧、勇氣、神秘于一身的傳奇之師——隱蔽戰線工作人員破譯情報密碼的工作。
文創套裝的研發基于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藏的紅色文物,經過幾輪篩選,主創團隊選定16件與上海解放相關的紅色文物作為研發核心。經過對文物背后故事的提煉,以及對產品進行創意和藝術加工,最終才得以呈現給大眾。
文創套裝的研發靈感
來自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館藏的紅色文物
主創團隊經過幾輪篩選
選定16件
與上海解放相關的紅色文物
作為研發核心
進行研發
經過對文物背后故事的提煉
以及對產品的創意和藝術加工
最終
“文物新說·話解放”文創產品
才得以以一種美觀
大方
有歷史厚度的樣貌
呈現給大眾
(鼓掌、撒花!)
上海紅色文創產品的研發
讓安靜的文物“活起來”
然后
“飛入尋常百姓家”
讓紅色記憶和精神
再一次深深鐫刻在我們心底
滄海桑田七十載
時光流逝
革命精神永遠存在
他們沉浮于時光
存活在民族的血液和基因里……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75053146&ver=4319&signature=N518dc7PeP-g93irqsUankVZc4sOOqtxsa3ACbDvFI31DktLH39h7Bn2lgYFVGFmW2jWU6SKpPOu*fcCw5g0xsw40IHXGozsmLWqNTY1fbelNBkpHezG2*AYHHSq6jbd&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