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藝》雜志(AT)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和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主辦,崔愷院士任編委會主任。雜志前身為《建筑技術及設計》,創刊于1994年,國內外公開發行。現為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萬方數據庫系統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并被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高校認定為校內核心期刊。近年來雜志在集團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及自身的不斷努力下,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成為行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專業期刊(雜志2018年情況可點擊閱讀詳情)。
為了更好地塑造期刊品牌形象,提升雜志文化品位,《建筑技藝》雜志(AT)近期面向社會公開有獎征集標志設計方案。活動一經推出得到廣泛響應,共征集到194個報獎作品。經評委評審,共評出一二三等獎共6個獲獎作品,現公示結果并公示。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一等獎(1名)
獎金
10000元人民幣(稅前)
1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陳舒嫻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師
基于對建筑學的理解,本人希望設計的logo能表達建筑的理性,線條明朗,同時具備有設計感,符合期刊雜志的行業特性。本logo設計對AT兩個字母進行結構重構:對A字母做減法設計,保留其外形輪廓;對T字母進行與A字母連體,使兩個字母成為一個整體,就像一座簡約的建筑物,由中間兩根柱支撐著梁板,而字母A中的斜線則是墻身,筆畫連貫,線條輕快明朗,現代簡約中不失設計感。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二等獎(2名)獎金3000元人民幣(稅前)
1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黃春運
東莞山田設計設計師
建筑之美,頂尖設計,頂尖技藝!“A”&“T”在設計中,通過用7:3的黃金分割比例,讓兩個字母結合如一座橋梁,寓意建筑技藝與讀者連接,與世界連接和溝通。
2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駱棟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
logo創意來自帕特農神廟、斗拱和建筑技藝英文Architecture Technique的縮寫。帕特農神廟的設計和技藝代表了全希臘建筑藝術的最高水平。是古代建筑最偉大的典范之作之一。由此創作的圖形代表著建筑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斗拱是中國建筑特有的種結構,代表著中國建筑技藝的智慧結晶和悠久歷史。中西結合,寓意者共同將世界建筑技藝發揚光大。A與T上下組合形成建筑圖形,代表著中西方建筑技藝的結合。彰顯行業屬性。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三等獎(3名)獎金
2000元人民幣(稅前)
1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王筱康
杭州拓白工作室平面設計師
新標志從字母A和T出發,脫去以前標志粗大傳統的感覺,新標志更體現為精致,對未來的探索性。標志充滿東方文化中的哲學智慧和精神感知,給人想象的空間,希望人們看完建筑技藝雜志引起人們對建筑的思考,探尋建筑未來之路。帶著這些思考,建筑技藝雜志走向更高的國際舞臺,也帶給人們更高的精神需求。這是一個充滿期盼的logo。
2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劉迪
視覺傳達專業
建筑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直線代表技術,嚴謹而專業;曲線代表藝術;靈動而優雅。小寫字母,高低錯落,是建筑的空間感與韻侓感,給讀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直曲線交融,剛柔相濟,堅定而親和,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也為雜志向女性讀者的延伸建立了基礎。
3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李卉
建筑學專業
logo采用A和T英文字母變形突出主題,主要創意來自于字母與漢字的變形設計,力求簡約,美觀。突出建筑技藝穩重精巧的特色。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T代表技術(tecnique),右上角小方塊代表模數化。
【你中獎了沒】《建筑技藝》雜志Logo評比結果公示!
致謝評委
韓玉斌,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賈東東,弘石藝典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傅紹輝,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筑師
董霄龍,中國五洲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薛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
宋曄皓,清華大學教授
祁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
張兵,弘石設計董事長
葉依謙,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徐宗武,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
呂強,CCDI悉地國際北京區域總建筑師
獲獎作品公示公示時間:2019年3月23-3月30日
如您對上述獲獎作品有異議,請撥打電話:010-57368776,13716569903